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实现了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的函数:
def accordian(l):
length = len(l)
if length < 3: # 如果列表长度小于3,则无法判断是否递增,直接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diff = abs(l[1] - l[0]) # 计算第一个相邻元素的绝对差
for i in range(2, length):
if abs(l[i] - l[i-1]) <= diff: # 如果相邻元素的绝对差不递增,则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diff = abs(l[i] - l[i-1]) # 更新绝对差
return True # 如果遍历完所有元素,都满足绝对差递增的条件,则返回True
使用示例:
l1 = [1, 3, 6, 10]
print(accordian(l1)) # 输出:True
l2 = [1, 3, 5, 8]
print(accordian(l2)) # 输出:False
l3 = [2, 5, 9, 15]
print(accordian(l3)) # 输出:Tru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检查列表的长度。如果长度小于3,那么无法判断相邻元素的绝对差是否递增,因此直接返回False。
然后,我们计算第一个相邻元素的绝对差,并将其保存在变量diff中。接下来,我们使用一个循环来遍历列表中的元素,从第三个元素开始。在每一次循环中,我们计算当前相邻元素的绝对差,并与前一个相邻元素的绝对差进行比较。如果当前绝对差小于等于前一个绝对差,那么说明绝对差不递增,因此返回False。如果当前绝对差大于前一个绝对差,那么更新diff的值为当前绝对差。
最后,如果遍历完所有元素后都满足相邻元素的绝对差递增的条件,那么返回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