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基准测试时,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结构参数来测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不同数量的结构参数来进行基准测试:
import timeit
def my_function(param1, param2):
# 执行一些操作
result = param1 + param2
return result
# 定义不同数量的结构参数
params1 = (1, 2)
params2 = (1, 2, 3)
params3 = (1, 2, 3, 4)
# 执行基准测试并打印结果
print("参数数量为2的基准测试结果:", timeit.timeit(lambda: my_function(*params1), number=1000000))
print("参数数量为3的基准测试结果:", timeit.timeit(lambda: my_function(*params2), number=1000000))
print("参数数量为4的基准测试结果:", timeit.timeit(lambda: my_function(*params3), number=1000000))
在上面的示例中,my_function
是要进行基准测试的函数。我们定义了三个不同数量的结构参数 params1
,params2
和params3
。然后,我们使用timeit
模块的timeit
函数来执行基准测试,并将结果打印出来。
您可以根据需要修改my_function
和params
的值,以适应您的具体情况。同时,您可以自定义执行基准测试的次数,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