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2月19日讯】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保障县域安全,景宁县积极探索数字化治水新模式,全力打造鹤溪小流域数字孪生应用,深入推进水利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水利工作注入强大科技力量,在成为浙江省水利现代化发展示范标杆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近日,省水利厅公布了2024年水利重点工作七方面80个典型案例,景宁县“数字水利”成功入选。
夯实流域孪生数据底板,提升流域模型计算效率。通过梳理业务支撑数据,健全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同时通过现场勘探结合已有感知数据布设情况,查漏补缺,对重要断面和站点进行补测和补建,夯实辖区水利数据底板。研制数值模型,结合具体流域特点,建立流域水文水动力一二维耦合模型框架,提升算法精准度、延长洪水预见期。目前,鹤溪小流域数字孪生应用已接入全县3个中型水库、41个小型水库、255个水文测站、10个重点位置声光电一体杆等感知体系数据;接入已有和补测的鹤溪及上游小溪流域河道断面共计486条;接入景宁县域未来72小时级别的一公里栅格降雨量数据、乡镇面雨量数据等多个天气预报数据、鹤溪城区倾斜摄影及DEM等地形基础数据;汇集了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河湖库保护等水利业务条线数据。
构建流域孪生“四预”能力,创新线上防洪应急演练。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四预”孪生体系,通过雨洪涝一体化水文水动力算法模型,实现山洪态势场景仿真模拟,进行流域水情模拟和未来态势推演。通过搭建流程配置引擎,梳理各类防汛应急演练方案,实现可配置演练场景、问答内容及结果展示功能,支持多人以pc或手机端的形式参与演练。
2024年梅雨期间,景宁县平均面降雨量达到411.8毫米,是2023年同期降雨量3.8倍。鹤溪小流域数字孪生应用有效分析雨情、主要控制站水情以及其他河道水情,通过智能模拟,风险预演,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撑,在应对2024年梅雨期强降雨、防御台风“格美”、台风“普拉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