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真相:研究生更像作家,强在话术!
创始人
2025-02-21 12:00:40
0

曾经,我对科研充满了浪漫化的想象,以为自己会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角色一样,接触到那些高深莫测、令人敬仰的科研问题。

然而,当我真正踏入这个领域后才发现,许多所谓的“科研项目”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文字游戏,表面上看起来创新十足,实际上却是在重复前人的工作。

过去,我总以为每一位教授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但事实证明,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徒有虚名的人。他们不仅纸上谈兵、指手画脚,甚至有些人多年未曾发表过新的论文,却依然稳坐其位,不肯放弃任何时代赋予的红利。

而那些曾经被我视为榜样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当有一天我翻开他们的获奖论文时,却发现内容不过是将几十年前的观点重新包装了一下,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这种所谓的“翻译去重”,竟也能让人觉得与众不同。

我也深知,自己之所以能拿到国奖,并不是因为文章有多创新,而是因为我擅长将项目精心包装;至于申请博士成功,也并非因为我有多优秀,而是因为我懂得如何在简历中突出自己的亮点。

导师可能从众多面试者中选择了我,仅仅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脸皮够厚,能够说服他相信我是最适合的人选。

对于那些未接触过科研的人来说,“科研”“SCI”“某大学”“博导”这些词汇往往带着一层神秘的光环。他们可能会认为,做科研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发表一篇SCI论文就能衡量一个学生的成败,或者进入某所名校就意味着能力高出一筹。但实际上,当你拨开这些光环的迷雾后就会发现:

科研不过是一个设定目标并寻找实现路径的过程。

SCI只是一些符合特定学术和写作标准的文章,关键在于找到这些标准并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论文中。

某大学只是一个拥有更多学术资源的平台,而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否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记得研究生复试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的项目很普通,所以在与导师交流时也没敢夸大其词,只是老实说我是帮学长收集整理了一些数据。

结果可想而知,那次表现并没有给我加分。其实,如果我当时能够对项目内容稍作包装,比如强调通过这项工作掌握了哪些技能(如编程、数据分析等),并且清晰地解释原理,就完全可以把这些内容包装成自己的成果。即使你本身并不出众,也不能轻易暴露这一点。

刚加入课题组时,我对Python一窍不通,但在面试时却大胆告诉导师我会使用这门语言。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我拼命恶补Python的基础知识,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

直到现在,我的同门和导师仍然不知道,当年那个自称精通Python的我,其实是个完全不会的小白。如果你不够优秀,那就更应该多加练习,否则当退潮来临,裸泳的只会是你自己。

科研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它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善于抓住机会的能力。尽管我们可能起点不高,但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并学会展示自己的价值,就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e企京... 10月21日,以“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党校举办。当天...
宇树科技新专利可将人类动作映射... 人民财讯10月22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基于动捕设备的机器人关...
武汉阿里中心正式开园,携旗下业... 10月22日,阿里巴巴华中总部——武汉阿里中心正式开园。该项目落子武汉核心商务区,聚焦“新消费”与“...
“智汇浚县”添新能!预约叫号系... 为有效解决办事大厅拥堵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积极推行数...
聚焦六大方向 加快培育发展未来... 南方日报讯 (记者/周甫琦)10月21日,在广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科技局...
OpenAI发布AI浏览器 来源:财联社 当地时间周二(10月21日),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OpenAI发布了一款由AI驱动...
智能体元年 中国AI的进取之势 2025年被业内称为“智能体元年”,人工智能正从“感知”走向“认知”,从“认知”走向“行动”。它不再...
小红书种草公司榜单:十大顶尖小... 当前小红书种草公司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核心痛点。据相关报告显示,68%的传统公司在小红书等新平台难以找到...
文旅AI直播 “赛彼思 ”获阿... 10月21日消息,AI直播服务商北京赛彼思智能近日宣布,完成来自阿里巴巴集团飞猪旅行的数千万战略投资...
搜了唐华:以低轨与太空链为翼,... 真正的赋能,不是在存量市场里挤份额,而是带企业站上增量赛道的风口。在科技重构产业格局的当下,多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