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揭示水系锌基电池中锌电溶解机理
创始人
2025-02-21 20:00:43
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方梦宇)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谈鹏教授团队在水系锌基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全面揭示了锌电极的电溶解机理,为提升锌电极的可逆性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

水系锌基电池由于固有的安全性、环境友好、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是理想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然而,锌电极不可逆的电化学溶解和沉积导致了不可控的枝晶生长,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不同于锂离子电池,锌基电池的起始运行工步通常是放电过程,即锌电极首先发生电溶解反应,而非电沉积。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锌的电沉积行为上,电溶解特性却被忽视。锌的电溶解会改变其表面状态,进而对后续过程造成影响。因此,对电溶解行为的全面理解有利于稳定锌电极的构建。

该研究基于精抛的多晶锌箔开展了不同运行协议下的电溶解实验,发现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电溶解呈现“点—线面”的行为转变,且在较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强烈的择优晶面溶解属性。结合实验表征、测试和理论计算,揭示了锌不同晶面之间的电溶解行为差异,发现(002)晶面最稳定,而(110)晶面最易发生电溶解。

基于对电溶解行为和机理的理解,进一步探究了电溶解对锌电极空间和容量不可逆性的影响。形貌表征发现,沉积过程主要发生在电溶解形成的缺陷区域,从而表现出空间不可逆性;通过构建传质—电化学耦合模型,揭示了电溶解形成的缺陷附近具有较高的离子浓度和局部电流密度,进而决定了沉积过程中的成核位点和生长速率。结合枝晶的外部浓度分布和内部结构异质性,阐明了“死锌”的形成机理。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团队通过外延生长构建了择优取向的锌电极,显著抑制了溶解不均匀性,在对称电池和全电池中显著提升了循环寿命。该成果为改善锌电极的可逆性提供了新思路,并可推广到其他金属电极的研究和应用中。

作者:方梦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宁波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启动实施 关于开展2025年度人形机器人 产业政策申报的通知 各区(县、市)经信局,各管委会经信部门: 为加快...
第二条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今天从空客了解到,空客天津总装厂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今天正...
AI“重编程”癌症干细胞促其自...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摧毁癌症干细胞的新方法。该方法在结肠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他...
CICC科普栏目|利用Chat...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发布的人工智能工具数量日益增多。ChatGPT就是这样一款功能强大的工具,它是一种...
“希望更多泰国科学家登上中国科...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日前在泰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和公众开放活动,这是中国极地科考船首次到访泰...
OpenAI发布AI浏览器正面... OpenAI推出新的AI(人工智能)浏览器,令搜索引擎巨头谷歌感受到了压力。 当地时间10月21日,...
国产设备改变诊疗模式 能否构建... 日前,在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技术大会上,联影医疗“零噪声”DSA十大创新技术集中亮相...
北京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e企京... 10月21日,以“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党校举办。当天...
宇树科技新专利可将人类动作映射... 人民财讯10月22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基于动捕设备的机器人关...
武汉阿里中心正式开园,携旗下业... 10月22日,阿里巴巴华中总部——武汉阿里中心正式开园。该项目落子武汉核心商务区,聚焦“新消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