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贵阳市修文县的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载重子午胎工厂,干净整洁的车间里,几十台AGV自动导向搬运车往来频繁,机械手臂和胎圈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道工序。
“从物料存储、发料、取料到产品制造、包装、出货,均实现数据自动采集、设备互联互通,生产全流程自动化。”贵州轮胎信息技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仅胎圈全自动一体化成型系统这一项解决方案,就让生产效率提高60%,一次性合格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凭借高效、智能、绿色等优势,今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举办的第五届全球“灯塔工厂”颁奖典礼上,贵州轮胎荣获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奖杯。
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到代表“贵阳智造”走出国门、崭露头角,贵州轮胎的转型之路,是贵阳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
近年来,贵阳市树牢产业链思维,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民营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文旅经济、城市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完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链发展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近日,《贵阳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提出重点围绕十个方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明确,将坚持因地制宜、先立后破、分类施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取低空经济、深空经济、银发经济、健康服务业等十大主攻产业率先突破,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发展实际,成为驱动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拥抱数字化浪潮,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贵阳贵安坚决落实数字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核心区,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累计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等试点示范20个,推动工业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等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明显加快,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档加速”。
做强做大绿色经济,贵阳市深入实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立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绿”协同发展体系,深化“五环节”垃圾分类机制,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姚自雨
审核: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