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声惊雷起,万顷风雨加于身。”
继国产智能驾驶黑马纵目科技人去楼空、欠薪跑路后,又一全球智能驾驶领头羊暴雷了。
近日,中国科技行业传来令人震惊的大消息,昔日“全球智能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画上句号。多位自称图森未来的员工在社交平台表示,“公司团队突然解散,人去楼空。”随后,有媒体证实,“图森未来广州总部现场大门紧锁,无人办公。”一代智能驾驶王者落幕。
落幕前,图森未来有过无比高光的辉煌时刻,也是智能驾驶赛道最受资本宠爱的公司。2015年成立的它们,曾获得超10轮融资,收获微博、治平资本、鼎晖投资、Navistar、VectoIQ、Goodyear Ventures等“顶流”美元VC/PE、产业资本的多次押注。2021年,图森未来登陆美股,市值达到160亿美元,图森未来的两位创始人陈默、侯晓迪分别以70亿元、65亿元财富,入选“2021胡润U40青年企业家榜”。然而,高光后的图森未来很快陷入泥潭。
管理层为了利益争斗不休。2024年,图森未来宣布离开美股,成了资本市场罕见“全球第一股”退市案例。最后一份财报显示,2023年三季度,图森未来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高达11.98亿美元。退市了,图森未来意图切换赛道,想靠搞游戏东山再起,结果人去楼空。
一
图森未来的解散,始于“人祸”。
陈默、侯晓迪曾被媒体看作是“中国前沿科技最成功的创业搭档”。二人“一文一武”,在整个创投圈很难找到他们这样的默契伙伴。就连“错过,没投进去”的投资人提到图森未来的团队时也要夸赞一番,“这个团队太优秀了,他们是有希望走长远站在全球之巅的。”
在创立图森未来之前,陈默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是创投圈的“情商大师”、“预言家”。他资源丰富,能说会道,并具备“前瞻性”。他多次预测某些行业未来大热,基本都实现了。
侯晓迪则是科技圈公认的技术大咖,上海交大“天才”,大三就发表了高引用论文,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创立了基于频域的视觉注意机制理论。根据时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评价,“侯晓迪搞出的理论,是近10年来视觉注意机制最有影响力的研究。”
一个善于抓机遇,一个专心技术突破,两个性格迥异的创业者因梦想走到了一起。彼时,侯晓迪特别希望在智能驾驶赛道大展拳脚,陈默也预感到,“智能驾驶必火,很有钱景”。二人一拍即合,共同创立了图森未来。方向上,他们决定先切入“一片蓝海的卡车市场”。
方向有了,剩下的是分工。陈默、侯晓迪思路清晰、明确,各展所长。陈默担任董事长,抓大局,负责中国地区的融资、运营、建设、获客。侯晓迪担任CTO,主攻智能驾驶技术,并负责美国地区的研发团队组建。侯晓迪提议,“图森未来做大做强,可以去美股IPO。”
公司成立第一年,按着各自分工,陈默把精力用在了找融资上。由于他在创投圈人脉广、人缘好,很快他就找到了钱。2016年,图森未来拿到微博投来的5000万元A轮融资。收获融资,陈默马不停蹄送给远在大洋彼岸的研发团队。同年,图森未来在研发端取得巨大成功,其研发的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在各类专业排行榜上均获得全球第一,一战成名。
图森未来在全球智能驾驶赛道爆火,得到了美元资本的垂青。企查查APP显示,2017年至2022年,图森未来的每一笔融资均有美国本土VC/PE、产业资本的身影。其中,2017年至2019年,参与投资的机构是微博、鼎晖投资。2019年至2022年,再无一家国内机构参投,所有参投机构多为美国机构或全球VC/PE。此点能看出,图森未来的融资有过严重分歧。
一战成名后,图森未来不再缺钱,公司发展两步走,顺风顺水。2018年,陈默主抓的中国区业务有所突破,拿到了首张无人驾驶卡车公开道路测试牌照。2019年,图森未来又完成了中国首次高速公路L4级无人驾驶队列测试。这两个动作,让图森未来在中国风头无二。
在媒体眼中,“图森未来是中国最牛的智能驾驶卡车公司。”或许是陈默在中国太过出彩,2019年也是图森未来事业的重要转折点。2019年之后,图森未来的“规划”突转美国。
标志性的事件是,2020年,图森未来拿到3.5亿美元大额融资,没有中国资本参与。
二
当年,这笔3.5亿美元大额融资,引起了创投圈热议。
A轮到D轮,微博跟了一路,每轮都投。图森未来越做越大,没有中国资本不参与的理由。这件事,值得玩味。有投行人士分析,“图森未来的战略可能发生转移,重点开发美国市场。一是,美国卡车用户规模庞大;二是,国内智能驾驶赛道厂商众多,缩小竞争成本。”
一直开发中国区业务的陈默似乎也认同,“去美国找市场”。毕竟,根据创业初期规划,“图森未来做大做强,可以去美股IPO。”业务逐渐搬到美国,侯晓迪那边大显身手了。2020年,图森未来与全球汽车供应商采埃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研发量产智能驾驶卡车系统。
紧接着,图森未来在美国启动全球首个自动驾驶货运网络(AFN),这一举动,使其备受美国本土资本关注。外媒报道,“美国很需要一家解决卡车配送问题、缓解司机疲劳的公司。”美国机构十分看好图森未来在美国的成长、商业化及生态,美元资本随即展开“疯投”。
资本跑步入场,图森未来获得超10轮融资。2021年,在美元资本的驱动下,图森未来登陆美股,市值一度达到160亿美元,成为“全球智能驾驶第一股”。陈默、侯晓迪财富暴涨,身价倍增。二人分别以70亿元、65亿元财富,入选了“2021胡润U40青年企业家榜”。
但在这场财富盛宴的分配中,“有人不满意了”。一部分人觉得,“侯晓迪才是公司最重要的支柱,没有他,图森未来得不到资本支持。没有他,图森未来恐怕无机会美股IPO。”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陈默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关键推动作用,没有他,图森未来可能根本没有未来。做人要知恩图报,不要见利忘义。”众说纷纭,可图森未来却陷入了“内耗”。
两位共同创业的好友、伙伴,在公司IPO变大富豪后“各有各的想法了”。2022年,图森未来在美国发生了重大事故,“一辆智能驾驶卡车,突然左转横切,撞上一个水泥路障。”美国股东闻讯,对公司的技术水平产生质疑,但图森未来的高管不以为然,相互推卸责任。
陈默、侯晓迪二人呢?忙着争夺董事长位置。
三
图森未来在美国发生了重大事故那年,“侯晓迪要求陈默支持其出任董事长”。理由是,“需要应对美国董事会的挑战”。一番勾心斗角,陈默无奈卸任董事长,仅保留董事席位。
陈默卸任董事长,侯晓迪感觉远远不够,“他进一步推动陈默完全退出董事会,还对其发起合规审查,指控陈默创立的新公司Hydron与图森未来有利益冲突。”导致双方彻底决裂。
媒体报道,随着陈默离开董事会,图森未来两波团队争斗不休、陆续有高管离职,公司被整的乌烟瘴气。股东受不了,“侯晓迪不适合当董事长,把他赶走。”侯晓迪卸任董事长,陈默回归了,他重新掌权,主导美国裁员、缩减开支,探索图森未来能赚钱的现金流业务。
原本图森未来拿了超10轮融资很有钱,可美国业务损耗了公司财力,加之高层勾心斗角,中层无心业务,图森未来业绩“原地踏步”。根据图森未来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270万美元,同比增长2%。研发支出8570万美元,运营亏损1.12亿美元。
太可怕了,一个季度收入270万美元,亏损1.12亿美元。这是拿投资人的钱,无尽挥霍。二级市场,图森未来的160亿美元市值,跟着公司“内耗”一起蒸发殆尽,股民全部“用脚投票”,他们呼吁,“这种公司必须离开股市”。2024年,图森未来宣布“自愿”退市。
这是资本市场罕见“全球第一股”退市案例。退市了,图森未来的“内耗”仍在持续,大权基本回到陈默手里。媒体没捕捉到侯晓迪的动态,他仿佛“消失了”或蛰伏等待时机。“内耗”多年,陈默身心疲惫,他自感错失了智能驾驶机遇,想通过切换赛道的方式,东山再起。
陈默给图森未来定了个新方向,游戏。2024年底,久未披露好消息的图森未来宣布转战AI进军游戏领域,启用全新品牌CreateAI。他接受媒体报道时说,“转战游戏,就是想公司活下来。我希望2026年能实现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如果情况不理想,最晚2027年实现。”
图森未来早已负债累累、残破不堪。美股退市前的财报显示,2023年三季度,公司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高达11.98亿美元。陈默把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的目标放到2026年、甚至2027年,不排除想借助“AI+游戏”的故事,寻求融资。中国AI大热,给了他做梦的“希望”。
现实是,“他说的话自己也不信”。最近,多位自称图森未来的员工在社交平台表示,“团队突然解散,人去楼空。”团队中层、员工不看好画的“大饼”。有媒体为验证消息真伪跑到图森未来广州总部发现,“现场大门紧锁,无人办公。”员工被拖欠工资,高管不知所踪。
图森未来死于“人祸”。在公司本该前进的上升期,高管为了自身利益致公司万劫不复,令人唏嘘。“做好公司难,毁掉公司易。”但愿,图森未来的解散能再次给当下的创业者、资本敲响警钟,“坚持长期主义,不要被短期的利益蒙蔽双眼,否则只能留下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