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算力专题:算力电力协同:思考与探索白皮书
报告共计:25页
《算力电力协同:思路与探索白皮书(2025年)》由清华大学和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编写。伴随AI迅猛发展,全球算力中心负荷持续攀升,给电力供应带来巨大压力,我国算力中心耗电量也在持续增加,而算力中心负荷具有特殊性,对电力系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挖掘其灵活性有助于优化供能结构和降低用能成本。算电协同的物理基础是基本供用能结构中的算电耦合点,相关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则是核心驱动力。在列头柜层面,涉及算力用户和运营商,主要协同内容是预测算力需求及功耗并挖掘灵活性,如挖掘AI模型训练用能灵活性和进行超电管理,但存在算力 - 电力当量表征关系不明等难点;在算力中心层面,涉及运营商和电网公司,主要是挖掘园区潜在灵活性,包括与业务逻辑弱耦合和强耦合的灵活性发掘,像园区综合能量管理、柴油发电机组和HVDC侧储备一体电池的灵活性挖掘;在局部电网层面,涉及运营商和电网公司,围绕算力中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局部电网自治展开,如基于氢储能的算力集群备电替代;在大规模“算力网 + 电力网”层面,涉及算力用户、运营商和电网公司,主要进行负荷迁移与优化调度,以降低用能成本和碳排,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总之,算电协同需从不同层次开展技术攻关,核心技术是算力需求功耗的预测与调控,核心难点是保障算力需求供能的高可靠性,同时要考虑经济可行性,满足相关主体利益诉求,有望推动算力中心低碳、可靠、经济运行,促进能源与AI融合发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