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缺口数百万,全国人大代表铁凝:亟须培养AI复合型人才
创始人
2025-03-06 01:00:31
0

两会建言

南都讯记者蒋小天 郭若梅 发自北京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谈到,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AI浪潮席卷而来,高等教育亟须完善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

AI对科技创新的介入和影响已然彰显。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授予与AI相关的科学研究。其中,物理奖获得者在模仿人类大脑运作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上完成重要突破,化学奖得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了几乎所有已知蛋白质的结构。有媒体将2024年称为“AI自然科学元年”,意味着全新的AI诺奖时代已经开启,同时也昭示AI与学科交叉的胜利。

铁凝认为,上述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既要求研究者在计算机或者自然科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复杂性有充分的理解,还要有广阔的视野与开放的心态。而伴随着AI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也将产生深刻变革,“中国迫切需要大批既懂人工智能,又熟悉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据金融机构高盛预计,至2030年,中国AI产业人才缺口将达500万以上。高校亦在努力弥补人才缺口。目前,中国有五百多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国高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实现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全覆盖,天津面向全市高校开放人工智能通识课。

观众在活动现场观看机器狗表演。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但铁凝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和教材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知识技术迭代升级的速度,跨学科教学仍有不足,以基础科学、医学、法学、哲学社会科学等跨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尚未形成规模,拥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可供学生学习的教材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铁凝建议,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纳入大学必修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人工智能理念的普及,增强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在智能环境中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其次,建立多学科融通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跨学科多学科融合学习的能力。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优化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与专业,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教学工具,打造人工智能新型教学场景,建设智能教学平台,完善智慧实习实训平台。

她还建议,优化人工智能专业教师队伍,健全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长效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参与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践性。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2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高校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铁凝期待管理办法落实落地,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中国科协党校“领航计...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威海报道 7月3日上午,由中国科协党校主办,山东省科协党校、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
科博达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博达(60378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联想图像取得打印机用定影排纸组...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联想图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打印...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来源:经济日报)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AI)应用场景广阔,市场...
已知第三个!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 已知第三个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一个看似小行星的不明物体近来引起多国天文学家注意。欧洲航天局2...
机器时代:让深圳智造走进千家万... 机器时代人工智能体验馆汇聚众多深圳AI企业的创新产品。(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蕾 深圳...
天正电气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天正电气(60506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滨润水处理取得全自动软化水设备... 金融界2025年7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滨润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全...
朝阳天铭工贸取得一种高效离心机... 金融界2025年7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朝阳天铭工贸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效离心...
共绘数字友好城市新图景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展区内北京数字友好生态方案集合了各种城市数字智能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安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