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2025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聚焦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保险、低空经济四大领域,提交了四份建议。
何小鹏在提交的《关于推动智能驾驶保险业务发展的建议》中提到,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从辅助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迈进。然而,这一技术变革对智能驾驶保险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太平再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行业整体的智能驾驶使用率不足5%。这一现象的背后,揭示了智能驾驶保险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方面,驾驶主体由“人”向“自动驾驶系统”转换,但适配的保险产品空白,责任认定模糊,使得驾驶员对于使用智能驾驶功能带来的事故赔偿责任认定心存疑虑,阻碍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面临保险精算模型重构、风险评估难度增加和费率制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何小鹏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应完善事故责任认定体系,进一步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工作,明确不同级别智能驾驶汽车在事故责任中的划分原则,制定具体的事故责任认定边界与统一标准,以避免责任认定的模糊与争议。此外,建议出台针对智能驾驶保险的具体指引、技术标准等部门规章和行业标准,为保险公司、车企等相关主体开展智能驾驶保险业务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和依据,从而规范智能驾驶保险业务的发展,让大家都有保障敢于智驾,实现智驾平权。
二是,鼓励车企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适配产品。通过紧密合作和数据共享,充分考虑不同技术路线下的风险特点,开发出与智能驾驶实际风险相契合的保险产品,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障范围,把智能驾驶保险和车险结合起来,切实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从而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