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 谢春晖 通讯员 彭仲莉
拍一张榴莲的照片发送给数字气味播放器,它就立刻释放出榴莲的香味;时速能达到35公里每小时的球形机器人,正在被全球“疯抢”……当这些高科技产品出现在同一片场地上时,有种未来已来的既视感。
不过,当潮新闻记者询问这些工业产品研发的工程师和开发者时,他们齐刷刷地回答,“未来还能更先进。”
3月7日,钱塘(新)区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钱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有了全新的路线图。
受访者供图
钱塘“新”意,扑面而来
2019年,杭州钱塘新区 成立。钱塘的发展,一直围绕着“新”展开。
新的成果落地、新的产品问世、新的人才集聚以及不断被刷新的各项发展成就……“我们企业之所以会选择落地到钱塘,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活力和未来。”场外一位高科技企业的负责人说。
将镜头拉近,细看钱塘(新)区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大会,正是钱塘全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主平台的一次新的出发。
“‘新’意,扑面而来。”这是一位企业家参加完发展大会后的感受。
会上,钱塘(新)区发布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主平台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是在三年内基本建成钱塘现代化产业体系。
受访者供图
具体来看,钱塘要推出8大行动,30项举措去推动目标达成。
比如塑造产业集群“新名片”方面,钱塘要推动“中国医药港”和“杭州核酸药谷”建设、打造“中国芯谷”半导体产业新地标;
比如激活新赛道方面,钱塘“点名”四条赛道:合成生物、元宇宙、智能网联和人工智能;
比如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上,钱塘要实施“百企扩产”攻坚行动,以及“西企东迁”“西企东扩”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在钱塘更加安心地搞科研转化、搞成果落地,让企业创新发展与钱塘发展同频共振。”一位企业家说。
未来,钱塘还将全力构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通过“政校企研”四方协作配合,以共建创新载体为基石,以畅通资源流通为纽带,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引擎,全面激活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的创新活力,真正将高校院所的创新潜能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新生态、新未来。
受访者供图
大会上,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被聘为钱塘区内知名企业的“科技副总”,不断推动尖端科技成果落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冲向5000亿,人是关键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上钱塘定下了“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的目标。
大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如何冲向这一目标,做了更加详实的解释。
其实,冲向5000亿是一个量化的指标,而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在达成这一量化目标的过程中,钱塘要完成一次产业发展领域的飞跃,为“工业大省挑大梁”贡献钱塘力量。
而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在未来产业布局中抢占先机,“人才”是绕不开的话题。
近年来,钱塘区始终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落地的人才企业中,累计已有1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估值亿元以上企业……
“开放引才、科学育才、灵活用才”是钱塘在人才引育方面的主要打法。
钱塘坚持“项目导向”开展全球引才;从重点产业入手,探索更加科学精准的人才评价体系;打破校地人才壁垒,健全更加灵活的人才交流共享机制。
“我们相信坚定、坚持走产才融合之路,能够为钱塘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钱塘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