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南极“造冰工厂” 冰间湖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创始人
2025-03-12 10:00:49
0

日前,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南极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考察作业任务。这期间,科考队员们开展了众多的作业项目,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进行水文观测。那如何进行水文观测?水文观测又有什么作用呢?

考察队在南极阿蒙森海进行多项水文观测

在前往阿蒙森海作业期间,投放抛弃式温盐深仪,是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最早进行的一项大洋作业项目。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孙永明:测量的是海水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数据,它是一个抛弃式的设备,有一根非常细的铜线,牵引着扔下去的像鱼一样的设备,会沉到海底去。在沉入海底的过程中,传感器会采集温度跟盐度数据,把它通过那根很细的线传送到电脑上。

孙永明告诉记者,目前“雪龙2”号航行的位置,位于南大洋的一个锋面交界区,也就是两个不同性质水团交界的地方。在这种地方,水文结构复杂多变。科考队员沿着航行的方向,每隔一定的经纬度就投放一个抛弃式温盐深仪,就可以做出一个随位置和深度变化的温度和盐度的断面来。投放过程中,科考队员的电脑监测系统实时显示数据,随着海水深度不断增加,代表不同类型的数据线持续延长,直至观测结束。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杜凌:数据正常。红线代表海水的温度,我们对照了前一天差不多同时段的观测数据看,这边的海水温度变化和前一天测的温度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水的整体温度要比前一天稍微偏暖一些。次表层的冷水更加深厚。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孙永明:我们更希望是多年继续做这条断面,比如说十年、五年之内,我们观测在这个断面上的锋面结构是怎么变化的。目前这一个航段,每个经度投放一个,大概一共是投放31个。

除了抛弃式温盐深仪,CTD多参数物理海洋观测系统,也是研究物理海洋开展水文调查的主要科考仪器。在船员的遥控下,CTD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下放。

“雪龙2”号实验室主任 夏寅月:CTD用来水文测量的,主要偏重于生化的水样采集。每瓶是10升,一共是24瓶,一共240升水,基本每次都会采满。第一个站位,水深应该是在4000米左右,会放到底,在离底15米左右的时候我们就停住仪器,取最底层的水,然后再开展回收。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三个多小时左右。

南大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包括南纬60度以南的所有海域,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罗斯海等,都是南大洋的一部分。

“雪龙2”号实验室主任 夏寅月:南北极相对来说,环境比较脆弱,受外界变化会反应比较敏感,是地球变化、环境变化的放大器,极区开展这些调查作业,它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气候变化、水文环境变化等等。

阿蒙森海冰间湖:南极的“造冰工厂

在南极的阿蒙森海,考察队员还观测到难得的极地海洋现象——冰间湖。

01:28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孙永明:这张图是从2013年到2020年获取的海冰密集度的平均值,现在这张图看到的是11月份,黄色的话就是100%,完全被冰覆盖,纯蓝色的就是0%,完全是开阔水域。在这些沿岸的区域,能看到蓝色的水面,这种我们就叫做冰间湖。

孙永明介绍,在南极,冰间湖的生成有两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受南极大陆下降风的影响,强劲的下降风把沿岸新生成的海冰吹开,就形成了一块无冰的水域,这也叫作风生冰间湖。随着时间和天气变化,冰间湖会缩小和扩大。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孙永明:在气温特别低的时候,南极沿岸其实只有这些冰间湖在产冰,结成了新冰,就会被风吹出去,吹到外围,这样的话就会不断地产生新冰,所以我们就会说这是一个“造冰工厂”。我们通常用一个造冰量来计算冰间湖的规模,阿蒙森海冰间湖是环南极所有冰间湖中,现在是排第四的,是一个比较大的冰间湖。

据了解,目前,在环南极地区存在着很多冰间湖,规模较大的有十几个,阿蒙森海冰间湖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孙永明:冰间湖就有这种热量的交换,也意味着这些地方可能会有更多的生物。现在研究表明,阿蒙森海冰间湖应该是环南极这些冰间湖里边初级生产力最高的一个。所以,我们特别想知道,冰间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也是我们有很多生态观测的原因。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 杨理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跨山海!欧洲制造找到“重庆答案... 山城重庆 这座曾以工业闻名的西部重镇 正在进行一场与欧洲先进制造的深度对话 11月18日-19日 “...
微软警告:Win11智能体AI... IT之家 11 月 18 日消息,微软就即将在 Windows 11 中推出的“智能体式 AI”(a...
中国电信实现百公里级量子-经典... 来源:人民邮电报 本报讯(记者 殿欣)近日,中国电信成功完成全球首个超百公里的空芯光纤共纤传输实验,...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发现“铁锈”... 今天(11月16日),国家航天局、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消息,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
李长安:“人机协作”放大创造的...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环球网资讯) 来源:环球时报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与人工智能(AI)技术...
“三位一体”组合拳,将科研长板... “三位一体”组合拳,将科研长板转化为产业优势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赵一鸣 湖北省正迅速崛起为...
骁龙8 Gen5跑分首曝:单核... 【CNMO科技消息】11月17日,高通下一代旗舰移动平台骁龙8Gen5的跑分数据在网络上曝光。数据显...
赢合科技前瞻布局全球产业链 多... 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本次峰会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
华为nova 15或全系支持红... 【CNMO科技消息】11月18日,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nova 15系列有望在影像系统上实现全面升级...
原创 P... 智能清洁领域受到“价格战”与“同质化”的双重倾轧的这些年,追觅科技则逆势加码研发,试图以高端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