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补灌技术润泽“希望田”
创始人
2025-03-12 13:00:28
0

阳春三月,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内,一片片山地苹果萌动着生机与活力。一条条施肥送水一体化的滴灌带浅埋其间,为农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水。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模式,通过智能化调控与多技术融合,实现了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田产能突破性增长,成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发展的关键科技支撑。

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示意图

2024年5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荐的“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入选全国十大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这一技术有效解决了旱作农田“卡脖旱”“救命水”等制约农田产能提升的瓶颈性问题,增加了旱地农田粮食产能。该技术先后在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榆林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子洲旱作农业示范园)等进行示范应用。

近三年累计示范应用56.85万亩,较旱作作物平均增产24.0%—159.8%。同时,由其衍生的“旱作农田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在陕北,干旱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在榆林市米脂县城向北20公里处,有一个被称为“陕北小江南”的地方,2023年这里的“四位一体”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谷子喜获丰收,亩产较以往增产300斤左右。

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当地全力推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建设集雨窖,用好“天上水”,保证及时灌溉,并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节水保墒等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作物产量才得以大幅提高。

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校地合作模式在米脂县建立建立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针对黄土高原干旱缺水现状,充分挖潜天然降水为目标,构建集绿肥覆盖还田、雨水集聚根域入渗、适度调控生产力为一体的多界面雨水利用集成技术试验示范。

宋小林(中)在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查看苹果旱作节水栽培技术。

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宋小林介绍,基于米脂县的实例和实情,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已在陕北8个县区建立了多个农业合作社建立示范样板。

“该技术应用后,榆林市苹果亩均增产200公斤,延安市苹果亩均增产480公斤,增产率达24%,亩均增收4800元。”宋小林告诉记者。

目前基地推广的“四位一体”(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软体水窖高位蓄水+膜下滴灌补水)集雨补灌技术模式效果良好,真正实现了“秋雨春用,丰雨旱用”,该技术已在黄土高原推广超过17.3万亩,逐渐改变着陕北地区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记者:耿苏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专家解读|规范网络安全事件报告...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运转和人们日常生活...
要守护银幕,更要开拓未知的数字... 在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的四场平行论坛上,来自全球的影视从业者、学者围绕数字技术革命下的文化创作...
黄石松:数智养老,如何让技术真... 随着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银发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银发经济与银发科技深度交互、彼...
陈刚:“大家看不到,我能看到” 编辑 | 余晖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在广西南宁举行...
2025新一代计算产业大会召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 (曹旭帆)9月16日,2025新一代计算产业大会在北京举行...
“流量”变“留量”:我店数科用... 来源:我店数科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巨头环伺。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凭借先发优势,已构建起庞大的商户网络...
高新智造,亮相外滩! 近日,以“科技·创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外滩大会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众多全球前沿科技企业,高新区...
从0到1的跨越:盾构法隧道垂域... 近日,中交一公局集团“交通基建领域智能建造垂域模型发布会”在青岛成功举办,会上正式发布了交通基建领域...
山东团队解锁世纪难题!全球首次... 单个体细胞如何发育成完整植株?这一困扰植物学界一个多世纪的难题近日终于得解。 北京时间9月16日22...
原创 中... 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院士群体犹如一座座丰碑,他们的科学人生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