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补灌技术润泽“希望田”
创始人
2025-03-12 13:00:28
0

阳春三月,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内,一片片山地苹果萌动着生机与活力。一条条施肥送水一体化的滴灌带浅埋其间,为农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水。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模式,通过智能化调控与多技术融合,实现了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田产能突破性增长,成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发展的关键科技支撑。

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示意图

2024年5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荐的“旱地绿色智慧集雨补灌技术”入选全国十大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这一技术有效解决了旱作农田“卡脖旱”“救命水”等制约农田产能提升的瓶颈性问题,增加了旱地农田粮食产能。该技术先后在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杨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榆林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子洲旱作农业示范园)等进行示范应用。

近三年累计示范应用56.85万亩,较旱作作物平均增产24.0%—159.8%。同时,由其衍生的“旱作农田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在陕北,干旱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在榆林市米脂县城向北20公里处,有一个被称为“陕北小江南”的地方,2023年这里的“四位一体”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谷子喜获丰收,亩产较以往增产300斤左右。

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当地全力推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建设集雨窖,用好“天上水”,保证及时灌溉,并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节水保墒等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作物产量才得以大幅提高。

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校地合作模式在米脂县建立建立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针对黄土高原干旱缺水现状,充分挖潜天然降水为目标,构建集绿肥覆盖还田、雨水集聚根域入渗、适度调控生产力为一体的多界面雨水利用集成技术试验示范。

宋小林(中)在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查看苹果旱作节水栽培技术。

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宋小林介绍,基于米脂县的实例和实情,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已在陕北8个县区建立了多个农业合作社建立示范样板。

“该技术应用后,榆林市苹果亩均增产200公斤,延安市苹果亩均增产480公斤,增产率达24%,亩均增收4800元。”宋小林告诉记者。

目前基地推广的“四位一体”(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软体水窖高位蓄水+膜下滴灌补水)集雨补灌技术模式效果良好,真正实现了“秋雨春用,丰雨旱用”,该技术已在黄土高原推广超过17.3万亩,逐渐改变着陕北地区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记者:耿苏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河再夺世界图计算领域桂冠 这两天,“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再次获得世界图计算领域冠军。 大数据能效图计算排行榜,由因特尔等公司...
数字技术促进城乡融合的机制和路...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论点摘编】 赵儒煜、马文博、李菁菁在《经济纵横》2025年第1...
原创 不... 现在芯片生产这事儿,基本被几家大厂垄断,尤其是那些高端的5纳米甚至更小的芯片,得靠极紫外光刻机来搞定...
以纳米之光点亮新质生产力未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十四五”时期,中国高科技民企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
天津大学团队解码大脑信息处理机...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绍楠 记者 陈欣然)近日,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强教授团队联...
维信诺涨1.14%,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1月24日,维信诺涨1.14%,成交额1.53亿元,换手率1.25%,...
科研人员揭开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 记者11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该所祁生文研究员团队系统...
雷士光电取得导轨灯及其电源盒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导轨灯及其电源盒组件、照明系统”的专利...
“十五五”期间,中国将实施“系...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11月24日,记者获悉,“十五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将组织实施包含...
“突破想象的未来”张小花《电子... 潮新闻客户端 11月22日,“突破想象的未来”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阅文书园举行。阅文集团首席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