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首款民用核电池,拇指般大小,续航上千年
创始人
2025-03-13 13:20:32
0

近期,一条新闻登上科技榜热搜第一名!江西省某医院联合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全国首款C14民用级核电池“烛龙一号”工程样机。

因为是“核电池”,所以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蘑菇云、核电站。

其实这次中国科研团队研究的民用级核电池,完全是不同的原子级研究。

根据资料显示,这款C-14核电池尺寸大约为拇指一般大小,半衰期长达5700多年,理论上电池的续航能上千年的超长使用寿命。而且稳定性极强,可在-100℃到200℃极端温度下工作, 50年寿命衰减小于5%。

想必大家都会担心一个问题——辐射。

C-14,对化学了一点的朋友都知道,C是碳,C-14就是碳14,不少人担心核电池会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根据某医疗平台提供的信息显示,C-14并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或者可以忽略不计。同时C-14还能够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随着代谢物一起排出体外。

该项目技术负责人表示,该团队攻克了C-14电池转换率低、稳定性差等关键难题。该电池开路电压为2.1V,短路电流282nA,最大输出功率为433nW。什么概念?智能手表待机功耗1mW,大约为433nW的1000倍,这也意味着非常安全。

因为该科研团队是一家医院和一所高校,所以该成果的第一展现领域为医疗行业,比如为脑机接口、心脏起搏器等体内植入式设备提供永久能源,患者不需要定期做手术重新安装电池,一次手术,终生使用。人一辈子只有几十年,上千年的续航,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永动机”。

因为核电池长续航,没有充电焦虑,抗高低温极短环境等特性,该团队负责人苏茂根教授也表示,除了医疗行业之外,对物联网行业、月球火星等宇宙深空探索、物联网传感器,都有广泛意义。

由于这只是起步,而且体积只有拇指般大小,所以这款民用级核电池的发明,也引发了大家的幻想,是否能提升电池大小,提升电池功率,从而适配更大的设备?比如手机、电脑、汽车、自行车、无人机、服务器等等。

我知道大家很着急得到这些答案,不过大家先别着急,大家能想到的,那些科研团队自然能想到。

其实在民用核电池领域,美日也启动了同类项目的研发,但中国的存在感却非常高,尤其是核心技术专利方面,中国排在首位,尤其是2015年之后,中国在核技术专利方面快速上涨,类似于5G专利排名中的中国。

总体而言,其实不管是核电池技术、专利,还是通讯专利,这些不仅仅是中国科技进步的破晓,更标志着在中国科学家正在逐步缩小与世界顶尖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十年前,许多人对祖国的期盼是超越日本等周边发达国家。我们不敢想象,未来二十年中国将以何种胸襟书写文明新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四五”将收官,这些“中国制...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杨沙沙丁雅栀陈子帅】编者的话: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过去5年,中国经济...
中钢天源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钢天源(00205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科学与健康|全球首台!揭秘精确...   在青海冷湖海拔4000米的赛什腾山上,一架特殊的望远镜正静静观测着太阳。它不像传统天文望远镜在夜...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成立智能骨科联... 2025积水潭新进展研讨会10月18日开幕。会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布了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
科学与健康|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宋晨、李力...
精密制造取得突破 荣耀折叠屏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报道聚焦中国制造,其中...
原创 杨... 他离去时,世界静默。 刚刚,103岁的杨振宁走了。一个跨越了战乱、留学、诺奖、归国的传奇人生,在华夏...
大型水利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山西... 万家寨引黄集控中心。本报记者 刘迎春 通讯员 吕伟 摄 ...
君合科技公布“一种步进炉”专利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步进炉”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
原创 荷... 荷兰国宝级企业 ASML 要面临停产? 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居然是荷兰自己亲手埋下的雷?到底是什么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