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杰:让“种”出来的 细胞培养肉走上餐桌
创始人
2025-03-14 16:40:31
0

转自:南京晨报

2019年,丁世杰博士毕业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成为全球细胞培养肉领域的第一位博士。在求学期间,他师从“国际细胞培养肉第一人”Mark Post教授和中国肉品加工学术带头人周光宏教授,这为他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11月18日,丁世杰作为核心研发人员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产品,实现了我国细胞培养肉领域从“0”到“1”的突破。丁世杰迅速将这一成果落地,在南京设立公司,开展细胞培养肉产业化开发,希望能尽快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

要让中国掌握细胞培养肉核心技术

细胞培养肉是依据肉类在动物机体里的生长规律,利用体外培养和生物制造方式培养动物细胞从而生产出可食用的肉类,简而言之,就是不需要养猪就可以吃到猪肉。

为何选择细胞培养肉这一冷僻的研发领域呢?丁世杰说这都源于科研情怀与导师的指引。“我的导师周光宏教授认为这项技术将带来一场食品革命,所以他鼓励我挑战一下。”他回忆道,“随着研究深入,我意识到这项技术不仅能提升人类健康水平,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动物福利。” 在荷兰留学期间,参加全球细胞培养肉科技大会的丁世杰看到Mosa Meat等企业在细胞培养肉产业化方面的进展,深感震撼,“当时国内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这让我既焦虑又紧迫——我们必须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

国家“双碳”目标与“大食物观”战略进一步坚定了丁世杰投身细胞培养肉研发的决心。丁世杰告诉记者,推动细胞培养肉科技攻关,使其真正在中国实现产业化,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环保问题,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还能缓解肉类需求与供应不平衡的现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肉类选择,也为极端条件下的肉类供应提供技术保障。

“本质上,这是将农业生产工业化。”丁世杰解释道,“我们通过筛选优质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定向培育肌肉与脂肪组织,精准控制营养供给,最终用3D打印技术构建复杂的肉质结构。整个过程摆脱了对活体动物的依赖。”

丁世杰将创业的第一站放在了南京溧水,创办了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跟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在创业初期,专业人才稀缺与资金匮乏成为最大“拦路虎”。为了引入专业人才,丁世杰联合南京农业大学设立研究生工作站,通过产学研合作定向培养人才。为了获取创业资金,他启动融资计划,并成功引入经纬中国、高瓴资本、清流资本、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启明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人才与资金困境成功破局,丁世杰的技术转化按下了加速键。

丁世杰带领团队持续攻坚,公司不断突破实验室技术难关:2022年实现国内首次种子细胞百升级生物反应器试生产;2023年完成世界首次细胞培养猪肉中试(500L生物反应器)放大生产,成功打通猪细胞培养肉规模化生产路径,实现了我国细胞培养肉领域技术的自主可控。

努力构建高效可持续的肉类生产方式

自落户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来,丁世杰与公司得到了溧水区委、区政府和农高区的大力支持。“政府的支持对我们至关重要。”丁世杰表示,除了政府的人才安居措施、政策补贴和资金支持外,农高区还积极推动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助力细胞培养肉前沿技术的研究。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丁世杰团队在种子细胞提取与干性维持、细胞悬浮放大生产、无血清培养基研制以及产品研发方面均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公司建立了国内首家且规模最大的细胞培养肉全产业链生产研发平台,整体研发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并跑的水平。

作为项目负责人,丁世杰同时也主持和参与了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江苏省重点研发(现代农业)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公司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大北农科技奖创新奖、中国食品科技十大进展、江苏省行业领域优秀科技进展等奖项。丁世杰本人也先后获得江苏省双创博士、江苏省第七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

如今,丁世杰启动了中试工厂建设,细胞培养肉的产业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真正的挑战是将技术转化为大众可接受的产品。”丁世杰表示,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探索新技术,致力于细胞培养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为构建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肉类生产方式贡献力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肖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物理学陷入停滞——进步主义神话... 当今的物理学家需要抛弃那个极具吸引力的神话——他们正在揭示我们宇宙的隐藏现实。 浏览物理学科普书籍...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观象...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一字之变,体现出我国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机遇,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赋能...
10万次Claude真实对话洞... IT之家 11 月 26 日消息,Anthropic 昨日(11 月 25 日)发布研究报告,通过分...
AI技术应用越广泛,越要明确边... 发展科技的初心和落点都是服务于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让安全和便捷成为AI技术应用的一体两面,成为技术...
【多彩新论】警惕碎片化传播的负... 注意力不集中,看书听讲说话容易走神,刷手机却停不下来……数字时代的碎片化传播,已成为我们获取资讯的主...
原创 1... 神舟二十二飞船成功发射,代号“天宫应急1号”,并且也圆满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任务对接,整个任务全面成功了...
工信部:启动为期两年的卫星物联... C114讯 11月26日消息(颜翊)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华为Mate80全系降价背后 华为需要通过更亲民的定价,来从iPhone手上抢更多的市场份额。 文|游勇 编|石兆 作为华为旗下最...
亚洲第一!我国自主研制,海试成... ◎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25日,记者从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获悉,当天下午,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
一加总裁:第五代骁龙8由一加高... 【CNMO科技消息】11月26日,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社交平台透露,已受邀出席当天下午举行的高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