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破土而出!杨浦科技创新大会密集发布科创项目→
创始人
2025-03-15 07:40:22
0

当高校实验室的智慧之光点亮产业转化的星火,当滨江岸线的历史厂房蜕变为数字经济的灯塔,杨浦正用“破壁融合”的改革魄力,构建起贯通“从0到1”原始创新、“从1到10”技术突破、“从10到100”产业跃升的全周期生态链。创新的种子,正在学城共生的沃土中拔节生长……

在3月13日召开的杨浦区科技创新大会上,以共筑“杨数浦”新质秀带为主题,杨浦密集发布了一系列区校合作项目、企业创新项目、区域创新应用场景,进一步吹响杨浦全域创新的施工号角。

记者注意到,在与区域内复旦同济等8所高校发布的17项合作项目中,关键词集中在“AI智能”,将“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合作共识切实转化为实际成果。而在最新发布的企业创新项目、区域创新应用场景中,同样以“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吸引眼球。

杨浦的科创生态里,不仅要有参天大树,更要有一片能让幼苗破土而出的沃土。加快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是杨浦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培育本土科技企业、孕育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已在杨浦深耕十年的启迪之星在大会上揭牌了启迪之星在线新经济高质量孵化器,在投与孵之间,找到了一条真正帮助初创企业发展的路径。

围绕在线新经济产业领域,孵化器聚焦数字内容生成和处理技术,通过“技术+产业”联合创新,挖掘和梳理一批核心技术,打造“需求牵引+合伙人共创+投孵联动”孵化体系,建设服务于科学家和创业者的一站式专业孵化平台,培育一批高潜力科技企业,打造上海在线新经济创新要素聚集地。启迪之星启迪控股副总裁、启迪之星(上海)董事长韩威介绍,“一方面,提升我们自己科技服务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结合杨浦特色,挖掘培育共创更多高校科研成果。在数字经济产业链条中,挖掘产业需求,链接科研成果。”

在杨浦,高校的智慧脉动与城市的创新心跳同频共振,科研机构的“思想火花”与市场主体的“实战经验”交织碰撞,国际化的创新要素与本土化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全区数字经济企业突破8000家,软信业营收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稳居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企业达143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90家、高新技术企业1430家3家企业入选2024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15家企业入选2024上海软信业双百榜单。

创新主体矩阵持续壮大。依托33家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100余所科研院所构筑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区域创新主体累计斩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86项,占全市总量40%,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加速释放。汇聚18万在校大学生、近70位两院院士及600余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培育8家全球独角兽企业120家上市挂牌企业,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咬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透过“热带雨林式”生态的繁茂枝叶,看见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根系深扎,触摸到的是未来产业破土而出的蓬勃生机,感受到的是杨浦新质生产力奔涌向前的澎湃动能……

文字丨成佳佳

编辑丨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财政司司长鼓励韩国科企到港...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日继续在韩国首尔的访问行程。他到访韩国领先创科企业NAVER,观看该...
探索浩瀚宇宙,助力深空探测科创...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羲和”逐日,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 ...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7月9日,与会嘉宾出席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新华社济南7月10日电 题:古...
数字课堂跨越国界,这堂“云课”...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尹思源)5G物理网络搭建区、5G应用综合实训区、空中课堂……位于莫斯科国...
欧盟公布最终版《通用人工智能行...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10日电(记者张兆卿)欧盟委员会10日公布《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最终版本,旨在帮...
【世界高铁大会】手绘长图|创新... 编者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中国铁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数字铁路建设,向“新...
“不负责任、危险且反犹”,马斯... 参考消息网7月11日报道据法新社7月9日报道,埃隆·马斯克的初创公司xAI开发的人工智能(AI)助手...
华人接管硅谷!Grok4发布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静怡 上海报道 当地时间7月9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xAI...
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海北部成功开展... 7月9日,智能海水取样无人机出发执行任务。 7月9日,珠海云洲L25C调测无人艇在南海进行科考试验...
原创 中...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次航天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