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副教授全文抄袭的论文,权威期刊为何没发现
创始人
2025-03-15 18:40:31
0

对于查重软件的“不能承受之重”,除了感到无奈,更要思考如何避免查重技术的“软肋”,积极寻找杜绝论文转译或者繁转简的对策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知识生产和传播领域。高校是知识生产的重镇,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的咽喉要道,也是新生产的知识进入公共领域的重要渠道。一篇论文从投稿到见刊,论文查重守护的是学术伦理的底线。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985副教授权威期刊论文全文抄袭”。昨日,西安交通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经调查,认定相关情况属实,学校已经与其解除聘用关系。

学术不端方面的舆论审判。属于知识生产的事后审查,这样的亡羊补牢虽然奏效,对于学术期刊和高校造成的声誉损失,却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论文抄袭事件,谴责涉事者容易对于查重软件的“不能承受之重”,除了感到无奈,更要思考如何避免查重技术的“软肋”,积极寻找杜绝论文转译或者繁转简的对策

杜绝论文查重的“漏网之鱼”期待查重技术的迭代,属于公众朴素的愿望。怎奈这样的愿望属于消极的期待,至少在现阶段对于打击学术不端于事无补。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寻找堵塞论文抄袭方面“漏网之鱼”其他办法。

使用查重软件,可以堵住99%的学术不端问题。剩下的1%问题,需要完善学术期刊的论文查重制度。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学术期刊的伦理审查制度,要求作者在论文投稿前,由所在单位出具论文的伦理审查意见。如果发表的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所在单位须承担学术声誉责任。当一篇论文和作者供职机构的学术声誉相捆绑,对于减少论文抄袭的“漏网之鱼”多少会有震慑作用。

此外,学术期刊应当履行学术伦理的把关人责任,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海外学术顾问制度。学术期刊要走向世界,必然经常海外作者和学术刊物打交道。期刊社可以聘请港澳台地区的作者和同行,代为在他们的查重系统检索准备录用的论文,以减少繁体字转简体字的抄袭现象。在英语、德语、日语和法语等地区聘请学术顾问代为检索通过初审的论文,排查是否存在外文转中文的嫌疑,使外文转中文的“漏网之鱼”提前“落网”。

知识生产是一项智慧密集型的超负荷劳动,正因为如此,知识生产者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知识生产过程中,总有投机取巧之徒绞尽脑汁把别人的智慧财产包装成自己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是原创的东西,总有原形毕露的时候。如果论文作者的供职机构和学术期刊都能担负起学术伦理审查的责任,知识生产领域的“搬运工”就更难钻空子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刘海明

编辑 尹曙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物理学陷入停滞——进步主义神话... 当今的物理学家需要抛弃那个极具吸引力的神话——他们正在揭示我们宇宙的隐藏现实。 浏览物理学科普书籍...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观象...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一字之变,体现出我国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机遇,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赋能...
10万次Claude真实对话洞... IT之家 11 月 26 日消息,Anthropic 昨日(11 月 25 日)发布研究报告,通过分...
AI技术应用越广泛,越要明确边... 发展科技的初心和落点都是服务于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让安全和便捷成为AI技术应用的一体两面,成为技术...
【多彩新论】警惕碎片化传播的负... 注意力不集中,看书听讲说话容易走神,刷手机却停不下来……数字时代的碎片化传播,已成为我们获取资讯的主...
原创 1... 神舟二十二飞船成功发射,代号“天宫应急1号”,并且也圆满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任务对接,整个任务全面成功了...
工信部:启动为期两年的卫星物联... C114讯 11月26日消息(颜翊)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华为Mate80全系降价背后 华为需要通过更亲民的定价,来从iPhone手上抢更多的市场份额。 文|游勇 编|石兆 作为华为旗下最...
亚洲第一!我国自主研制,海试成... ◎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25日,记者从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获悉,当天下午,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
一加总裁:第五代骁龙8由一加高... 【CNMO科技消息】11月26日,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社交平台透露,已受邀出席当天下午举行的高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