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副教授全文抄袭的论文,权威期刊为何没发现
创始人
2025-03-15 18:40:31
0

对于查重软件的“不能承受之重”,除了感到无奈,更要思考如何避免查重技术的“软肋”,积极寻找杜绝论文转译或者繁转简的对策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知识生产和传播领域。高校是知识生产的重镇,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的咽喉要道,也是新生产的知识进入公共领域的重要渠道。一篇论文从投稿到见刊,论文查重守护的是学术伦理的底线。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985副教授权威期刊论文全文抄袭”。昨日,西安交通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经调查,认定相关情况属实,学校已经与其解除聘用关系。

学术不端方面的舆论审判。属于知识生产的事后审查,这样的亡羊补牢虽然奏效,对于学术期刊和高校造成的声誉损失,却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论文抄袭事件,谴责涉事者容易对于查重软件的“不能承受之重”,除了感到无奈,更要思考如何避免查重技术的“软肋”,积极寻找杜绝论文转译或者繁转简的对策

杜绝论文查重的“漏网之鱼”期待查重技术的迭代,属于公众朴素的愿望。怎奈这样的愿望属于消极的期待,至少在现阶段对于打击学术不端于事无补。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寻找堵塞论文抄袭方面“漏网之鱼”其他办法。

使用查重软件,可以堵住99%的学术不端问题。剩下的1%问题,需要完善学术期刊的论文查重制度。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学术期刊的伦理审查制度,要求作者在论文投稿前,由所在单位出具论文的伦理审查意见。如果发表的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所在单位须承担学术声誉责任。当一篇论文和作者供职机构的学术声誉相捆绑,对于减少论文抄袭的“漏网之鱼”多少会有震慑作用。

此外,学术期刊应当履行学术伦理的把关人责任,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海外学术顾问制度。学术期刊要走向世界,必然经常海外作者和学术刊物打交道。期刊社可以聘请港澳台地区的作者和同行,代为在他们的查重系统检索准备录用的论文,以减少繁体字转简体字的抄袭现象。在英语、德语、日语和法语等地区聘请学术顾问代为检索通过初审的论文,排查是否存在外文转中文的嫌疑,使外文转中文的“漏网之鱼”提前“落网”。

知识生产是一项智慧密集型的超负荷劳动,正因为如此,知识生产者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知识生产过程中,总有投机取巧之徒绞尽脑汁把别人的智慧财产包装成自己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是原创的东西,总有原形毕露的时候。如果论文作者的供职机构和学术期刊都能担负起学术伦理审查的责任,知识生产领域的“搬运工”就更难钻空子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刘海明

编辑 尹曙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医二院的创新之道:以数据存储... 来源:科技正能量 1881年,当第一缕晨光掠过泉州鲤城的古厝飞檐,一所名为“惠世医院”的医院在刺桐城...
白酒是由粮食酿造出来的 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的实验室里,一组对比数据揭开了酿酒界公开的秘密:同等发酵条件下,高粱的出酒率竟比大...
《疯狂动物城2》IMAX快闪出... 近日,一场以“情绪复健、快乐加倍”为主题的IMAX快闪活动在北京上演:多位职场打工人和保洁阿姨惊喜变...
【活动报名】AI 驱动产业创新... 南山区是全国智能终端创新核心,集聚可穿戴设备、工业物联网终端等企业。当前智能终端正从 “单一功能” ...
粤港澳全运会科技狂想曲奏响未来... 来源:热点解码局 当人形机器人从深海可燃冰中点燃火炬、马拉松选手跨境竞赛无需刹车时,这届粤港澳全运会...
原创 他... 这几天,学术圈又爆出了一桩令人瞠目结舌的丑闻。 江苏科技大学那位头戴“首席科学家”、“俄罗斯工程院...
中国国家卫健委:警惕健康科普等...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杨金瑞21日提示,在健康科普...
建龙微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建龙微纳(68835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创新实践案例!邢台1项目上榜 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公布 市图书馆数智文旅AI项目上榜 近日,2025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数...
在都市深处播种未来 深圳坪山玉... 11月21日上午,首届玉米新农荟暨第二十四届广东种业博览会(深圳分会场),在位于坪山区龙田街道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