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会被AI取代吗?苏晓苑杨涛张勇等名编剧发声
创始人
2025-03-17 02:00:18
0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影视编剧领域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从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的诞生,到好莱坞编剧对AI的抵制,AI在影视创作中的角色和影响正成为焦点话题。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蓉城映象·影动未来”交流活动中,苏晓苑、张勇、杨涛、秦琴等编剧针对“AI能否取代编剧”展开对话。在编剧们看来,当前阶段,AI仍难替代“走心”创作。

近年来,AI迎来爆炸式发展。从2023年开始,国内影视行业频繁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去年,央视频上线了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该作品使用AI参与编剧,负责文本生成和主题提炼,AI编剧内容占比高达80%。此外,《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等微短剧的创作也都有人工智能的贡献。

在交流中,《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的编剧苏晓苑说,自己曾尝试过用AI写剧本,但很难让她满意,她还看过两个AI写的古偶剧本,剧本内容是非常工整的,但却非常套路化,没有任何新意。

《楚乔传》编剧杨涛也认为,目前AI的创作,还没有办法给出特别个性化,能有极致内心体验的东西。而且AI的创作容易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她的学生用AI交了一篇作业,写的是苏东坡的故事,文中却出现了明代晚期才传入中国的辣椒。

苏晓苑、杨涛、张勇(从左至右)

《无与伦比的美丽》编剧秦琴则把AI当成责任编辑,给它投喂一篇三五万字的提纲,它可以在两分钟内就出一个评估报告。她还提到,AI对资料的整合也是其优点,比如她最近在写一部警匪剧,写到一些涉及刑侦知识的地方,AI给出的方案比较具体,比人搜集资料更快。

秦琴(右)

在好莱坞,很多编剧认为AI公司通过盗用他们的成果获利,严重侵犯了创作者权益,并不断发声抵制。《伪装者》编剧张勇也表示,“我相信它是需要人去‘喂’的,喂的内容有版权,涉及别人的版权,敢用吗?”张勇认为,AI创作涉及海量的抄袭,“就像做一个碗做一个盆,很漂亮,但没有意义,都是重复别人的劳动,所拥有的是别人劳动的智慧给予它的东西,而不是它自己内心创作出来的东西。”

秦琴也提到,AI可能可以在3分钟之内提供上百种关于痛苦的词汇,但这些都是前人写作里所用到的,但对于编剧来说,“那是我的痛苦,我觉得写作是写自己的生命经验,所以每个剧都有编剧主体的东西,而AI没有办法给。”

刘仪伟(左)

主持人、编剧刘仪伟则表示,从版权角度看,AI能阅读古今中外所有剧本,以融合方式创作,让人难以察觉抄袭的痕迹,这给版权保护带来巨大挑战。但编剧应思考如何利用AI,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就像从用笔写到用电脑写的转变。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苏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具身智能...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2日讯(记者 马常艳)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要来了吗?智源研究院院长...
马大为院士做客山大“从豪讲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2025年11月22日,山东大学首届“邓从豪奖”颁奖典礼环节结束后...
原创 与... 邱 林 作为全球5G网络发展领域的先行者,韩国自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成功展示世界上首个5G实验网...
第九届材料基因工程国际论坛在西... 本报讯(记者 任娜)近日,第九届材料基因工程国际论坛在西安举行。作为新材料领域顶级学术盛会,本次论坛...
当“煤城”遇上无人机,“飞天”... 枣庄力争到2027年集聚低空经济链上企业5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当“煤城”遇上无人机 “...
4.6万名青年票选“十大变革科... 青年眼中前沿科技是什么?最近,来自全球100余所高校的4.6万名青年大学生和科技工作者选出了2025...
服务有精度 治理有温度 前不久,由浙江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发的数字化工具——“浙里小哥码”正式上线运行。该应用主要面向网约配送员...
谷歌算力目标曝光:每半年翻一倍 转自: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1日讯(编辑 史正丞)在本周发布惊艳全球的新一代Gemini大模型后,谷...
原创 核... 一旦防空警报的凄厉声响彻了整个天空,你就只剩下了十几分钟的生死时分了。但这更不是一部电影的桥段,而是...
给手术室装上“智慧大脑” 万亿... 湖北日报讯全媒记者刘洁 通讯员李璟玚 近日,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影智融)推出的“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