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为何难以早期预警?
创始人
2025-03-20 09:20:33
0

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随着近些年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许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估都远超人们的想象,但是说到早期预警,我相信大多数气象人都对强对流天气感到头疼!

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主要包括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天气现象。在现代气象科学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强对流天气却依然难以做到早期预警,这背后显示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复杂以及科学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首先是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复杂,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往往与大气中的热力、动力过程和水汽条件密切相关。从热力因素来看,地表受热不均匀是一个重要的起始条件。然而,仅仅是热力因素还不足以完全引发强对流天气。动力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当暖湿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时,气流被迫抬升,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会冷却凝结,释放出潜热,进一步加强对流运动。同时,充足的水汽供应是形成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现象的基础。然而,大气环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热力、动力和水汽因素的交互作用是高度复杂的,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初始大气条件下,它们的组合方式千变万化,这使得准确预测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变得极为困难。

其次,就是观测和预报手段的局限性。目前的气象观测网络虽然已经相当庞大,但在面对强对流天气这种小尺度的天气现象时,仍然存在空间分辨率不足、观测要素不全等问题。强对流天气系统往往尺度较小,而现有的气象观测站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相隔数十千米。这就导致在两个观测站点之间的区域内,即使有强对流天气正在发展,也可能无法被准确捕捉到。

卫星观测虽然能够提供大面积的气象信息,但对于强对流天气这种小尺度现象的细节观测能力也有限,特别是在云层较厚或者地形复杂的地区,卫星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此外,不完全的大气观测数据,会导致对于大气中的一些微量成分和物理过程的观测还不够精确,再加上在预报过程中,为了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有效的计算,数值预报模型不得不对大气中的物理过程进行简化。这些简化的云物理过程分析,导致在预报预警过程中无法很好的模拟预测分析天气的演变,尤其是中小尺度的气象灾害演变情况。

观测手段的不健全,预报能力的不足,加上本就复杂的强对流天气机理,这就造就了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困难,再加上强对流天气具有快速演变、突发等特点,进一步导致了强对流天气早期预警的困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物理学陷入停滞——进步主义神话... 当今的物理学家需要抛弃那个极具吸引力的神话——他们正在揭示我们宇宙的隐藏现实。 浏览物理学科普书籍...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观象...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一字之变,体现出我国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机遇,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赋能...
10万次Claude真实对话洞... IT之家 11 月 26 日消息,Anthropic 昨日(11 月 25 日)发布研究报告,通过分...
AI技术应用越广泛,越要明确边... 发展科技的初心和落点都是服务于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让安全和便捷成为AI技术应用的一体两面,成为技术...
【多彩新论】警惕碎片化传播的负... 注意力不集中,看书听讲说话容易走神,刷手机却停不下来……数字时代的碎片化传播,已成为我们获取资讯的主...
原创 1... 神舟二十二飞船成功发射,代号“天宫应急1号”,并且也圆满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任务对接,整个任务全面成功了...
工信部:启动为期两年的卫星物联... C114讯 11月26日消息(颜翊)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华为Mate80全系降价背后 华为需要通过更亲民的定价,来从iPhone手上抢更多的市场份额。 文|游勇 编|石兆 作为华为旗下最...
亚洲第一!我国自主研制,海试成... ◎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25日,记者从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获悉,当天下午,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
一加总裁:第五代骁龙8由一加高... 【CNMO科技消息】11月26日,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社交平台透露,已受邀出席当天下午举行的高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