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为何难以早期预警?
创始人
2025-03-20 09:20:33
0

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随着近些年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许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估都远超人们的想象,但是说到早期预警,我相信大多数气象人都对强对流天气感到头疼!

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主要包括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天气现象。在现代气象科学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强对流天气却依然难以做到早期预警,这背后显示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复杂以及科学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首先是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复杂,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往往与大气中的热力、动力过程和水汽条件密切相关。从热力因素来看,地表受热不均匀是一个重要的起始条件。然而,仅仅是热力因素还不足以完全引发强对流天气。动力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当暖湿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时,气流被迫抬升,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会冷却凝结,释放出潜热,进一步加强对流运动。同时,充足的水汽供应是形成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现象的基础。然而,大气环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热力、动力和水汽因素的交互作用是高度复杂的,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初始大气条件下,它们的组合方式千变万化,这使得准确预测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变得极为困难。

其次,就是观测和预报手段的局限性。目前的气象观测网络虽然已经相当庞大,但在面对强对流天气这种小尺度的天气现象时,仍然存在空间分辨率不足、观测要素不全等问题。强对流天气系统往往尺度较小,而现有的气象观测站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相隔数十千米。这就导致在两个观测站点之间的区域内,即使有强对流天气正在发展,也可能无法被准确捕捉到。

卫星观测虽然能够提供大面积的气象信息,但对于强对流天气这种小尺度现象的细节观测能力也有限,特别是在云层较厚或者地形复杂的地区,卫星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此外,不完全的大气观测数据,会导致对于大气中的一些微量成分和物理过程的观测还不够精确,再加上在预报过程中,为了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有效的计算,数值预报模型不得不对大气中的物理过程进行简化。这些简化的云物理过程分析,导致在预报预警过程中无法很好的模拟预测分析天气的演变,尤其是中小尺度的气象灾害演变情况。

观测手段的不健全,预报能力的不足,加上本就复杂的强对流天气机理,这就造就了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困难,再加上强对流天气具有快速演变、突发等特点,进一步导致了强对流天气早期预警的困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湾区首个国产算力适配中心正式... 来源:人民邮电报 近日,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与珠海格力集团合作运营的大湾区国产算力适配中心正式揭牌运营,...
拥抱人工智能 深化全球战略布局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自2015年上市以来,胜宏科技聚焦人工智...
上海加快打造一批智能眼镜头部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印发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6-2027年)》...
我国科学家破解固态电池充电关键...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
聚变堆“夸父”设施关键部件制成 科技日报讯 (记者洪敬谱)10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
百度搜索:升级文心助手,日均A... 【10月15日百度搜索多方面升级,多项成果领先行业】10月15日,百度搜索全面升级文心助手AIGC创...
人类离“人造太阳”究竟还有多远... 10月14日下午,“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产业配套专场...
技术适配与产能蓄力,蓝思科技借...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泡财经) 10月14日,苹果COO Sabih Khan上任后首次访华,到访...
达 意 隆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达 意 隆(00220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理...
乘“数”而行,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在新疆阿克苏市新疆红旗坡农贸物流园,“95后”电商米尔扎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