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任建新 通讯员 刘松超
“请事故车主立即开启双闪,通过‘交管12123’视频连线处理!”这是日前发生在深圳市龙岗区的一幕,不同的是,现场上空正有一架警用无人机,无人机发出的指挥声音正是来自龙岗交警大队远程事故处理指挥中心。民警通过无人机回传的高清画面,实时指导当事人多角度拍摄现场、在线提交证据。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如果不快处快撤,不但影响交通,降低道路通行效率,还极易发生二次事故,造成更大损失。”龙岗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大队结合龙岗区交通管理实际,以深度挖掘无人机“AI+空中警力” 新模式实战潜能,推进无人机与警务实战融合应用,探索无人机在“事故远程处理”机制,通过“空中巡查+地面联动+云端快处”的科技化手段,实现了轻微交通事故的快速定位、远程取证和高效处置。以科技赋能交管,为城市交通治理注入新动能。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激增,轻微交通事故处置效率低、易引发二次事故等问题成为交通治理痛点。龙岗交警大队以“科技强警”为导向,整合无人机巡航、远程指挥调度及“交管12123”线上快处平台,构建起“空中勘查-云端定责-现场疏导”全链条处置流程。通过向科技要警力,真正实现“警力未到、处置先行”。
为最大化发挥无人机效能,龙岗交警大队采取“定点值守+自主巡逻+机动巡逻”立体化布防策略:在辖区事故高发的商圈、学校、医院周边部署固定机组,早晚高峰时段重点盯防;同时配备机动组动态补位,结合AI算法实时分析警情热力图,灵活调整巡航路线。试行以来,无人机即成功介入处置主干道剐蹭事故973宗,通过远程喊话引导当事人,可在5分钟内完成现场撤离,较传统模式提速3倍。
事故发生后,在龙岗交警大队远程事故处理指挥中心的民警可通过无人机回传的高清画面,实时指导当事人多角度拍摄现场、在线提交证据。系统同步生成三维事故模型,后台民警5分钟内即可完成责任认定并推送电子文书。
据统计,使用视频快处的车主平均8分钟撤离现场,较线下处理节省40分钟,配套的“一键保险理赔”功能更让群众“零跑腿”完成全流程,真正实现轻微事故“快处、快撤、快赔”,方便事故当事人。
此外,无人机在处置事故的同时,还能对违法停车、占道施工等隐患实时抓拍预警,形成“一机多能”治理格局。下一步,龙岗交警大队将通过科技赋能,扩大无人机的智能化场景应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等待”,持续提升城市道路“安全指数”,用科技温度标注便民服务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