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创始人
2025-03-21 19:20:32
0

我们常说的天气是指阴晴雨雪,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上出现一系列爆发现象、引起日地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电离等空间环境状态发生的变化。日地空间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利用空间的主要区域,灾害性空间天气可导致卫星失效、通信中断、导航偏差、电网瘫痪等重大风险,威胁国家安全与民生基础设施。

今天(21日),面向空间天气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空间全圈层(太阳风-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的综合性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设施,标志着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能力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子午工程二期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建成了一批大型监测设备,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全球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实现了最大视场达到10个Rs(太阳半径)的连续稳定的太阳射电成像与频谱观测能力以及日冕射电活动的三维层析;国内首台阵列式大口径激光雷达实现探测高度200-1000公里,其信号灵敏度是国际同类设备的100倍;全球探测能力最强的三站式非相干散射雷达,实现上千公里电离层的CT扫描和3分量成像探测能力;我国首台行星际闪烁望远镜,太阳风三维结构反演能力国际先进。

子午工程二期的建成,实现了覆盖广度、技术深度和探测精度的多维度突破,将显著提升我国空间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子午工程二期已经连续获取空间环境观测数据,并对外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持续产出系列成果。在试运行期间,工程展现出卓越性能,如成功捕捉到2024年5月超级磁暴事件,完整记录日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响应的全过程,展现了其对空间天气事件的快速、高精度、全局监测能力。

目前子午工程一期和二期已融合运行。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家还以子午工程为基础,率先提出并主导实施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目标是建立陆地最完整的东经120°至西经60°子午圈监测链,实现对日地空间环境全纬度、全天候、日不落的立体观测,解决太阳风暴、地球磁场变化等全球性挑战难题,为应对空间天气灾害、和平利用空间、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蔚来汽车申请一项人机交互技术专... 金融界2025年6月3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人...
真正的废土科学家 玩家自制《辐... 在《辐射》游戏中,终端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玩家通过它操控门禁与炮塔,管理聚落各项设施,更可凭借...
明日发布:荣耀 MagicBo... IT之家 7 月 1 日消息,科技媒体 notebookcheck 昨日(6 月 30 日)发布博文...
南京装备探索AI新场景 国产开...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一行,莅临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调研,深入了解南京在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
飞尚科技申请监测数据处理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6月3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监测数...
朗进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朗进科技(300594)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道氏技术:公司将以提质增效,提... 证券日报网讯 道氏技术6月3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高镍前驱体通过特殊结构设计解决高...
驻马店高新区攀“高”向“新”加...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波 通讯员 闫宏伟 韩旭 李怡漫 “‘数字场景’‘联网管控’、AI助手,这些...
福立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福立旺(68867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破解碎片化AI场景难题,萤石:... AI大模型时代,所有的行业都要被重构。从2023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百模大战”,但更重要的是,在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