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好工厂探秘记:科技劳动碰撞中,孩子们收获成长惊喜!
创始人
2025-03-25 02:00:35
0

3月23日,由半岛网、半岛好少年与青岛品品好粮油集团联合主办的“探秘一粒小麦的奇妙之旅”研学活动圆满举行。30余名青岛市小学生与家长走进品品好粮油智慧工厂,开启了一场融合科技探索、劳动实践与亲子互动的春日研学之旅。从全自动生产线到千吨面粉库,从实验室检测到亲子烘焙,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解码小麦的“蜕变密码”,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蓬勃力量。

智慧工厂探秘:科技让生产“举重若轻”

活动首站,全自动挂面生产线让同学们惊叹连连。偌大的车间内,机械臂灵活翻转,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仅需一两名工人便能完成整个生产流程。“原来我们每天吃的挂面是机器人‘做’的!”四年级学生康荣博兴奋地说。通过讲解员的生动演示,孩子们了解到面团如何经过压延、切割、烘干等工序,最终成为千丝万缕的挂面,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下“一粒麦”的高效蜕变。

紧接着,参观2000吨面粉储备库时,整齐堆叠的面粉垛宛如一座座“白色小山”,场面壮观。讲解员以“面粉银行”为喻,向孩子们科普储备库在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这里的每一袋面粉都是百姓餐桌的‘守护者’。”家长们也频频点头,感叹工业化生产对社会运转的深远意义。

实验室里的科学课:小麦品质的“安全密码”

在粮食安全检测实验室,孩子们化身“小小质检员”,孩子们认真观看水分检测仪、显微镜等专业设备,学习如何为小麦品质把关。“原来面粉的‘白’和‘香’背后有这么多科学门道!”一位同学在记录本上认真写下实验心得。最受欢迎的环节当属“古法磨面体验”,孩子们将小麦投入磨面机,亲眼见证麦粒分离成麦皮与雪白面粉的全过程,触摸到粮食加工的原始智慧。

原粮实验室内,来自全球的百余种小麦样本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蒸馒头用高筋粉,做蛋糕要低筋粉,小麦品种决定面粉用途!”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日常美食的背后竟藏着如此精细的科学搭配。

亲子协作烘焙:劳动中品味“麦香”温度

活动尾声的DIY烘焙工坊充满欢声笑语。亲子家庭协作揉面、塑形,将品品好自产的面粉变成金黄酥脆的桃酥还品尝了松软香甜的蛋糕。“自己磨的面粉做点心果然更香!”家长李女士一边品尝成果,一边点赞。许多家庭在活动结束后选购了饺子粉、面包粉,将“品质粮油”带回家中。

活动最后,每位孩子获颁“品品好研学证书”,为这场知识与趣味的探索画上圆满句号。家长张先生感慨:“孩子主动讲解小麦知识,还说要珍惜粮食。这样的研学比书本更生动!”

科技赋能教育,劳动滋养成长

本次研学通过“工厂探秘+动手实践”的创新模式,让孩子们在触摸科技脉搏的同时,领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真谛。品品好粮油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放智慧工厂资源,让更多青少年感受现代工业的魅力,播撒热爱劳动、尊重科学的种子。

这场“小麦的奇妙之旅”不仅是一次研学活动,更是一堂鲜活的生活教育课——在这里,科技与传承交织,劳动与美味共生,而关于珍惜与成长的思考,早已悄然生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成立智能骨科联... 2025积水潭新进展研讨会10月18日开幕。会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布了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
科学与健康|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宋晨、李力...
精密制造取得突破 荣耀折叠屏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报道聚焦中国制造,其中...
原创 杨... 他离去时,世界静默。 刚刚,103岁的杨振宁走了。一个跨越了战乱、留学、诺奖、归国的传奇人生,在华夏...
大型水利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山西... 万家寨引黄集控中心。本报记者 刘迎春 通讯员 吕伟 摄 ...
君合科技公布“一种步进炉”专利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步进炉”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
原创 荷... 荷兰国宝级企业 ASML 要面临停产? 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居然是荷兰自己亲手埋下的雷?到底是什么操...
全国首创,杭州人可以一键起飞去... 清晨的杭州,城市主干道上,早高峰的车流已经开始排起长龙。就在这时,几个身影从车流上方掠过——他们脚下...
中国民众追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肖像照。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
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首届无人... 为进一步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安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公安实战能力,近日,陕西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