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款“京籍”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
创始人
2025-03-25 15:21:11
0

转自:千龙网

历时8年,“京籍”介入手术机器人最近获得国产冠脉介入机器人的第一张注册证,拿到了上市资格。这台由北京医疗装备企业唯迈医疗研发的、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冠脉介入手术机器人ETcath,在临床试验阶段手术成功率达100%,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介入手术医生被誉为“铅衣战士”。为了方便观察手术情况,他们要长时间在X射线辐射环境中暴露。动辄数小时的手术过程,介入手术医生必须全程穿着防辐射装备,每套“铅衣”的重量足有十多公斤。这种局面即将改变。未来,介入手术医生可以穿着普通的衣服,远程操作ETcath精准实施手术。

医生与患者不处一室,经由设备“隔空”操作,但手术手感与面对患者时几乎没有改变,甚至轻触皮肤的力道都可以被实时传递。“我们的力反馈技术是国际首创。简单地说,机器人也有了触觉,在手术中能感受到0.01牛的极弱阻力。”唯迈医疗首席执行官杨贺说,如果手术机器人不应用力反馈技术,就无法把手术区域的触感实时反馈给医生,可能会导致血管穿透、损伤等情况发生。当然,除了触觉灵敏的“手”,ETcath还具备精准的“眼”和智慧的“脑”。

不仅能做手术,ETcath还能给年轻医生当专业导师。杨贺介绍,ETcath经过大量专家的精心“栽培”。它控制导管导丝时会采用一些专家的“独门手法”,能熟练精准地做出捻、抖、旋转等动作。年轻医生和它搭档实操的过程,就像是向名师学习,积累更多独立开展冠脉介入手术的经验。

前期数百例临床试验中,ETcath的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杨贺自信地说,这款机器人不仅提升了手术效率,一定程度降低了患者的血管损伤、并发症比例,还改善了医生的手术环境,可以延长他们的职业生涯。

获批上市,意味着这款机器人有机会走进全国医疗机构大展身手。杨贺说,从立项研发,到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完成我国首台机器人介入手术,再到获得国产冠脉介入机器人的第一张注册证,前后历时8年。下一步,团队将开展多中心研究,在全国范围开展机器人的临床应用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刚8岁的ETcath是由一支平均年龄约30岁的青年创新团队研发的。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出台,为该领域创新团队聚力解决产业短板和技术难题提供了支撑。“北京的创新氛围非常浓厚,从政策层面给予团队很大支持。创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很多实打实的福利。”杨贺说,“我们位于经开区,相关部门经常主动上门,在技术、人才、税务等方面提供服务,给予支持。这不断激励着我们发扬创新精神,打造创新产品,早日让‘北京技术’惠及全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博科能源取得圆柱锂电池结构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博科能源系统(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圆柱锂电池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金振源技术总监陈文兵的一天——... □本报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11月21日早上6时,位于睢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
光谷“织网”记:“2+8+N”... 来源:人民邮电报 11月21日至23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光谷会展中心举办。大会...
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启动 医学影... 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启动 医学影像开始实现全国“漫游” 本报北京电(记者孙秀艳)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
英格尔医药取得一种药物分析用取...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英格尔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药物分析用取样装置”的专利,...
当孩子问:神舟和天舟有什么不同... 最近,中国航天好消息不断: 10月31日,神舟二十一号成功发射; 11月14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
中部第一!山西每万人拥有5G基... 潞安化工集团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全国首座5G煤矿,实现了智能化开采(资料图片)。 累计建成5...
我国空间环境和空间碎片防护领域... 11 月 25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今日消息,都亨同志治丧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
中国联通工业数字化转型成果丰硕... 来源:人民邮电报 在以“万物互联、智能领航”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联通以“...
睿尔曼开源首个人形机器人真机数...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11月25日消息,日前,睿尔曼宣布开源首个高质量、模态数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