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工智能+”写下新乐章
创始人
2025-03-25 22:01:01
0

据报道,前不久在浙江杭州举办的机器人音乐会上,宇树科技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和歌手共同表演。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音乐产业中的深度应用也深刻影响了文化领域,因而受到关注。

近年来,“音乐+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良好。数据显示,2024年网易云音乐全年营收79.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7.7%,会员订阅收入达44.6亿元。通过AI优化推荐算法,用户日均听歌时长及活跃度持续提升。腾讯音乐2024年第三季度在线音乐服务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0.4%,AI技术被深度应用于内容推荐与版权管理。

此前出台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集群,鼓励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集聚。在政策支持下,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数字音乐产业基地落成,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内容生产—版权交易”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不过,人工智能与音乐产业在结合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现行著作权法未明确AI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导致侵权纠纷频发;AI在创作中的工具性与主体性双重角色,对音乐文化的主体性构成冲击。又如,数据垄断与人才紧缺并存,头部平台的数据壁垒限制中小企业创新空间,而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兼具AI技术与音乐创作能力的跨界人才较为短缺,进一步延缓了技术迭代。此外,AI生成的标准化模式挤压小众音乐与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音乐的艺术性表达与人文温度受到影响。从伦理的角度看,AI歌手的日益普及催生“人类是否需要参与创作”的深层诘问,亟待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以平衡技术效率与艺术创造性。针对此,应多措并举,坚持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构建多维协同的政策体系。

在产业层面,应加快立法进程,修订著作权法,明确AI创作版权规则,制定行业伦理准则与技术应用标准;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共享,打破平台垄断,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与原创内容孵化。在企业层面,强化技术差异化投入,重点突破AI辅助创作中艺术性表达与个性化生成的核心技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联合高校开设“AI+音乐”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在消费层面,加强公众科普教育,通过展览、论坛等形式提升AI音乐的社会认知度;建立内容分级与质量认证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营造包容创新的产业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胡韵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形机器人来了,酒店又有一批人... 来源:酒管财经 图源:豆包 当机器人不再是笨重的圆柱形“扫地铁盒”,而是能微笑、对话、甚至整理床单...
行进2025·“武”产新变③向... 【智造标杆——从技术积累到国际认证】山东双一游艇有限公司凭借着20年复合材料的技术经验,将中国智造推...
分众传媒联合支付宝 将在全国百...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温婷)十几年前,分众传媒推出了一种小Q卡,通...
原创 美... 美国终于低头了!想以每年7000万租赁中国卫星,以此加入“天宫” 在太空探索这个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
无人驾驶出租车在上海开跑:起步... 快科技8月6日消息,近日,小马智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上海浦东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
三六零周鸿祎:应对“超级黑客”... 8月6日,ISC.AI 2025大会在北京开幕。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就“ALL IN AGENT”...
百元开放式耳机哪款质量好?质量... 百元开放式耳机哪款质量好?如果你最近在考虑入手一款价格实惠、日常通勤运动都能用的蓝牙耳机,那开放式耳...
得知获奖时,这位“恐龙院士”还... 8月6日上午,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季强、徐星、周忠和三位科学家凭借“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
小学生想成AI科学家,周鸿祎:... 来源:睿见Economy 8月6日,在ISC.AI 商学苑红衣公开课上,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表示,...
刚刚!南大校友季强、周忠和获得...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科研工作者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