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工智能+”写下新乐章
创始人
2025-03-25 22:01:01
0

据报道,前不久在浙江杭州举办的机器人音乐会上,宇树科技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和歌手共同表演。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音乐产业中的深度应用也深刻影响了文化领域,因而受到关注。

近年来,“音乐+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良好。数据显示,2024年网易云音乐全年营收79.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7.7%,会员订阅收入达44.6亿元。通过AI优化推荐算法,用户日均听歌时长及活跃度持续提升。腾讯音乐2024年第三季度在线音乐服务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0.4%,AI技术被深度应用于内容推荐与版权管理。

此前出台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集群,鼓励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集聚。在政策支持下,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数字音乐产业基地落成,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内容生产—版权交易”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不过,人工智能与音乐产业在结合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现行著作权法未明确AI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导致侵权纠纷频发;AI在创作中的工具性与主体性双重角色,对音乐文化的主体性构成冲击。又如,数据垄断与人才紧缺并存,头部平台的数据壁垒限制中小企业创新空间,而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兼具AI技术与音乐创作能力的跨界人才较为短缺,进一步延缓了技术迭代。此外,AI生成的标准化模式挤压小众音乐与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音乐的艺术性表达与人文温度受到影响。从伦理的角度看,AI歌手的日益普及催生“人类是否需要参与创作”的深层诘问,亟待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以平衡技术效率与艺术创造性。针对此,应多措并举,坚持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构建多维协同的政策体系。

在产业层面,应加快立法进程,修订著作权法,明确AI创作版权规则,制定行业伦理准则与技术应用标准;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共享,打破平台垄断,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与原创内容孵化。在企业层面,强化技术差异化投入,重点突破AI辅助创作中艺术性表达与个性化生成的核心技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联合高校开设“AI+音乐”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在消费层面,加强公众科普教育,通过展览、论坛等形式提升AI音乐的社会认知度;建立内容分级与质量认证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营造包容创新的产业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胡韵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 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融媒体记者 翟媛媛 因创而聚,向新同行。7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
华大南疆精准医学实验室在喀什市...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胡星访 通讯员 马丽娜 王冬冬 7月13日,由华大集团投资建设的喀什·华大...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5·无锡顺... 7月11日,以“引领智能升级 共建美好无锡”为主题的华为云城市峰会2025·无锡顺利召开。此次峰会汇...
泰亚达光电取得用于干膜生产加工...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泰亚达光电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
浩哲机械取得降噪高速法兰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浩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降...
原创 小... 小米YU7上市后销量火爆,3分钟20万订单、18小时24万锁单的惊人数据,直接刷新了行业认知。 这款...
“稷元”储粮大模型惊艳亮相第七... 7月12日,在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由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共同打造...
叶县:创新潮涌千帆竞 科技赋能... 7月14日上午,在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河南萱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矿山机械类注浆...
江西首笔“农业低碳贷”落地吉州 “你们推出的‘农业低碳贷’,不仅解了我们绿色低碳发展的燃眉之急,还坚定了我们走低碳之路的信心。”近日...
今晚,记得检查下自己的手机 你用手机壳吗? 不少人可能都体会过 刚购买的手机壳 散发出浓烈的塑料味 而当手机发热时 刺鼻的味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