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高校使命担当
创始人
2025-04-18 10:40:25
0

□ 赵宁 眭国荣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目标。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现了中央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发展环境新变化新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要求,以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新特征,以科技创新主动赢得国家发展主动,强化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年来,得益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高校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及创新型国家作出了贡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呈碎片化格局,人才评价制度不够先进,尖端人才流动频繁;高校间科研组织力不强,顶尖科研团队分布不均、资源分散,突破性研究成果产生困难;基于本土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的基础研究供给不足,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萌发于尖端人才的培养、多学科领域的合作、与时俱进的体制改革,高校在这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首先,夯实创新型人才根基。高校是知识创新及其物化生产力的主力军,是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一是要结合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高校要紧密结合“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多维度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高端人才,避免高端人才市场供应短缺和同质化建设的矛盾,打通国家在核心研究领域和技术上的人才缺口,优化人才结构,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情况和新发展格局。二是要倾心引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高校要致力于引进高素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形成“高校造就人才、人才成就国家”的生动景象。三是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以科技创新作为育人总目标,避免“重组织,轻培养”的被动式学习。通过创建校企实践平台、承办学术交流会等方式多角度完善科研人才综合能力与创新水平。

其次,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下,我国高校应在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以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需求为目标,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一是整合内部优势资源。整合高校现有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及品牌、文化、制度等无形资源,打破院系部门间封闭的管理模式,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管理能力,集中力量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等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的科研领域,实现科研活动高产出与战略科技领域新突破。二是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高校注重推动基础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凝练基础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将本校研究方向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同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相结合,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相结合。三是组织多路径科研载体。高校可通过孵育、衍生等路径设立有组织科研机构,灵活针对国家战略问题、科技前沿问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有组织的研究,充分进行知识交换并深化知识的外循环,加强与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等的知识流动。

最后,持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改革旨在把高校科研人才从原来的科技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高校应为科研人员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生态与评价机制。“摘帽子”“破四唯”,以创新价值、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论英雄正逐步被科技界认可,建立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有效有益的科学评估体系,激励高校科研人员能够专注于长周期、高价值的原创性研究。二是支持新兴冷门学科及交叉融合发展。推动新兴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鼓励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加强学科调整力度,突出自身科研优势,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建立校内竞争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三是产教融合促进科学成果转化。攻克科研过度竞争导致技术成果输送的壁垒,打破以论文、专著、专利等为主要考核手段的传统观念,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加快创新向创业转化,致力于推动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与政府、公共机构、企业之间的无障碍双向流动。

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学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大学之争已是国家之争的时代。高校建设作为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明晰自身使命担当。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导向中,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在加强有组织科研进程中,整合资源优势,解决关键核心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将改革优势转化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驱动力。

(作者分别为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SJA0212〉、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阶段性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地球生命起源有新解 或诞生于水... 王信强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生命可能起源于水滴中的“微闪电”。也就是说,构成地球生命的第一个分...
优刻得与数道智算达成智算中心战... 近日,优刻得与智能计算领域创新企业北京数道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道智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
马化腾三大战略揭秘:从差点卖 ... 文 / 大力财经 作者 / 魏力 站在AI 时代的十字路口回望,腾讯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从 QQ 到微...
游戏ios系统管理:便宜好用且... **一、云手机在游戏群控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游戏世界里,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多账号操作或者...
局域网监控软件哪家好?5款高端...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烦恼: 公司网络突然变慢,却找不到原因? 员工上班时间刷视频、打游戏,工作效率低下...
钦州市中医医院引入联影AI影像... 进入2025年,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得到持续深化。为推进医院医疗服务从“信息化”向“...
魔法原子举办2025场景战略发... 3月26日,魔法原子举办「原子双生」2025场景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并首次推...
西湖大学开发出精准定位脑疾病细... 2025-03-20 08:41:52 作者:狼叫兽 近日,西湖大学杨剑教授团队在脑疾病研究领域...
时隔两月半,微信内测爆更! 在多个新功能灰度放量后,微信官方终于发布了新版本更新。 就在昨晚(3 月 10 日), 微信安卓平台...
学而思“上新”,学习机的“参数... 来源:雪豹财经社 在小红书上,“学习机哪个牌子好用推荐”的相关笔记超过130万篇。面对市面上大量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