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碰一下”用户量破亿,支付宝奇袭微信支付
创始人
2025-04-26 05:20:15
0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十余年后,国内几乎实现了无现金社会,打开手机进行移动支付更是成为了当下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由于作为移动支付核心的二维码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争议,所以在过去几年间,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一直在尝试迭代扫码支付技术。

关于下一代移动支付,微信选择了“刷掌支付”,而支付宝则返璞归真、押注基于NFC的“碰一下”。就在4月24日,支付宝方面宣布使用“碰一下”的用户量已经超过1亿,而此时距离第一笔“碰一下”支付才刚刚过去321天,大有复刻当年微信红包奇袭支付宝的架势。

尽管微信的刷掌支付是在2023年5月21日正式发布,相比支付宝的“碰一下”早了一年有余,可是如今“刷掌支付”的推广进度却不太尽如人意,一直处于只闻其声未谋其面的状态。在解释“碰一下”为何会帮助支付宝逆袭微信支付前,不妨先来看看微信的刷掌支付为什么会雷声大雨点小。

作为生物识别技术在无感支付领域的应用,刷掌支付其实是属于刷脸支付与扫码支付的中间态。事实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选择下一代支付方式时,最初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刷脸支付。只可惜刷脸支付刚开始推广就遭遇疫情,由此也让刷脸支付迟迟难以落地,所以微信支付退而求其次,将刷掌支付作为了新的选择。

作为非接触式、非侵入性的生物识别方式,刷掌支付只需要挥一挥手掌就能完成,既能做到无感、又避免了刷脸所带来的尴尬。只可惜刷掌支付也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陷,那就是需要用户提前录入掌纹数据。不同于面部数据可以通过手机的前摄收集,掌纹数据就必须通过微信支付的设备进行操作,用户得先在商家的设备处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再录入手掌纹样,然后才能进行支付。

由此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虽然刷掌支付原本是用于代替繁琐的扫码支付,不再需要解锁手机、打开APP、扫码,只需一挥手就能付钱,让用户能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可如果刷掌支付需要用户在初次使用前,需要先进一连串繁琐的认证操作,那么用户又要如何感知它的便捷性呢?

更何况微信支付的刷掌支付还有另一个缺陷,那就是隐私安全存疑。根据微信支付方面的说法,用户的掌纹数据会存储在硬件终端。但这就与指纹支付截然不同,毕竟指纹数据通常是存储在手机的TEE环境里,后者是基于Arm的TrustZone技术实现,不仅安全性极高、且不会上传云端。

然而当下国内互联网行业隐私问题频发的现实,就会让绝大多数用户对于刷掌支付有疑虑。可反观支付宝的“碰一下”或者说蓝环支付,它的技术由于更落后,所以就使得其基本不存在隐私安全问题。

支付宝的“碰一下”其实就是NFC支付,苹果的无触摸支付解决方案Apple Pay同样也是基于这一技术。早在2003年就已亮相的NFC,是一个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交换。在支付过程中,手机内的NFC芯片就充当了“电子钱包”的角色,它存储了银行卡信息或支付账户的信息,并会进行加密和认证,以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性。

NFC作为一种无线的“握手”方式,只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任何设备就都能在非常近的距离内进行数据交换,这就是为什么支付宝小蓝环只是一张带有芯片的贴纸,却可以让用户做到手机碰一下就完成支付。那么为什么直到2024年,支付宝才想起来推广“碰一下”?

因为直到最近几年,NFC才逐步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此前该功能都仅限于中高端机型。所以彼时一个无法覆盖大多数用户的支付方式,支付宝即便是想要推广,也缺乏现实基础。再说了,支付宝在线下移动支付场景,其实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状态。

尽管支付宝是移动支付领域的先行者,但在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支付凭借“微信红包”上演了一出“偷袭珍珠港”,就一举扭转了局面。再加上微信本身作为国民级社交平台的优势,在日常支付场景将支付宝可以说是打得节节败退。

与此同时,考虑到阿里旗下电商生态对于流量的渴求,支付宝这头稀缺的流量奶牛也被迫物尽其用,由此就让支付宝App变得愈发臃肿。每当用户在线下进行支付时,打开支付宝App就需要面对一大堆的广告、小游戏、短视频。

这时候“碰一下”就给用户带来了无需打开支付宝,甚至不用切出正在使用的App也能进行支付的选项,让支付宝有机会重塑用户日常支付场景的使用习惯。为此,支付宝方面在“撒币”的同时,还设计了一个要使用“碰一下”,必须将手机NFC功能的默认付款应用改为支付宝的规则。

一旦手机NFC的默认付款应用锁定为支付宝,自然也就没有了微信支付的空间。如此一来,即使微信支付想要后来者居上,扭转用户心智显然也是千难万难。君不见,在见识到微信支付的红包攻势后,支付宝随后也搞出了一个集五福,却始终是慢人一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科研团队打破钙钛矿电池效率纪... 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新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中国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
湖北陆威取得火车制动缸疲劳试验...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湖北陆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智擎数字金融新纪元——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吴士荣 启航程·蓝图锚定:顶层规划擘画发展坐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华北制药:“乡”约一夏,推动科... 转自:华北制药 6月30日,河北省2025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衡水市武邑县启幕。华北制药...
蔚来汽车申请一项人机交互技术专... 金融界2025年6月3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人...
真正的废土科学家 玩家自制《辐... 在《辐射》游戏中,终端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玩家通过它操控门禁与炮塔,管理聚落各项设施,更可凭借...
明日发布:荣耀 MagicBo... IT之家 7 月 1 日消息,科技媒体 notebookcheck 昨日(6 月 30 日)发布博文...
南京装备探索AI新场景 国产开...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一行,莅临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调研,深入了解南京在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
飞尚科技申请监测数据处理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6月3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监测数...
朗进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朗进科技(300594)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