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队研发智能系统,破解天然气管道巡检难题
创始人
2025-05-03 21:20:20
0

作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础手段,无人机巡检已成为天然气管道日常维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新生技术。针对复杂地质环境下传统无人机巡检技术存在信号稳定性差、数据传输延迟、风险识别率低、数据安全性差等难题,四川师范大学的一群大学生组成的跨学科研发团队,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共同研发出“复杂地质环境埋地天然气管道可视化无人智检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破解传统无人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天然气管道巡检难题,为地下能源“生命线”装上“智慧之眼”。目前,该团队的研发成果已在国内多家油气田单位投入应用,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安全性。

团队成员讨论项目问题

“许多埋地天然气管道建设在无人区或地质地形复杂地带,仅靠人工和常规技术无法满足安全需求。”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用技术突破为能源安全保驾护航”。据悉,该团队通过深入走访多家油田单位,扎身一线跟随巡检人员切身体验管道巡检工作,摸清现有无人机巡检系统的局限性。通过多学科协作、跨院校联合研究合作,开发“多核异构高性能边缘计算架构+多谱融合检测+三级容灾通信+三维重建与多源时序预警”的四位一体创新技术内核,设计出一套集智能感知、稳定通信与风险高效预警于一体的天然气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

无人机巡检边缘计算机

智能巡检系统风险报警

团队进行野外测试

目前,该团队通过与成都玖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尖空科技有限公司等油气田管道巡检服务商建立技术合作的形式,已将研究产品应用到包括普光气田元坝气田等典型的高含硫气田场景,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巡检工作提质增效。

通过该项目,这群大学生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体现了他们对能源安全保障的深刻理解。他们的探索不仅为能源安全提供了新方案,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科技理想扎根祖国大地的担当。(沈永琪)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盼企业“长出”更多院士 当人才体制壁垒的进一步打破,更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产业一线成为科技创新主阵地,未来必将有更多来自企...
面向语义缺失的骨签释文分类算法 摘要: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骨签为西汉历史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资料,受长期埋藏和人为开采影响...
卫星物联网业务启动商用试验 产... 本报记者 丁蓉 在11月22日开幕的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宣布,我国...
长安汽车:预计明年一季度发布首... 长安汽车11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谈到公司在机器人业务领域的规划。 长安汽车表示,机器人...
成都量子互联示范网取得突破 记者23日获悉,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APC全球光纤光缆大会上,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
这些大力士,四肢发达头脑聪明 本报讯 (记者 孟琳 通讯员 钟旗威 胡佳) 日前,在湖州吴兴高新区的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园区内,百...
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具身智能...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2日讯(记者 马常艳)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要来了吗?智源研究院院长...
马大为院士做客山大“从豪讲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2025年11月22日,山东大学首届“邓从豪奖”颁奖典礼环节结束后...
原创 与... 邱 林 作为全球5G网络发展领域的先行者,韩国自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成功展示世界上首个5G实验网...
第九届材料基因工程国际论坛在西... 本报讯(记者 任娜)近日,第九届材料基因工程国际论坛在西安举行。作为新材料领域顶级学术盛会,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