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构建未来医疗新范式
创始人
2025-05-21 08:40:33
0

□江苏经济报记者 沈玉青

江苏省人民医院推出“AI报告结果科普”功能,AI助手可以自动识别并标注检查报告的异常指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利用AI学习识别肿瘤的类型,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效率;无锡市人民医院将DeepSeek深度融入医院病历质量管理全流程,推动质控模式从“人工核对”向“实时全量”转变……今年上半年,江苏依托生命健康产业优势基础,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融合发展,构建医学诊疗“新生态”,重构器械研发新范式。当前,医疗健康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手术机器人将会如何发展?AI医生是否会替代人类?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外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时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消费者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已从“消费医疗”转向“精准医疗”。从AI影像识别到手术导航系统,从慢病管理到个性化治疗,当前,AI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诊疗全流程,重塑医疗的“效率边界”与“精准刻度”。

只用一条机械臂就能实现医疗导航功能,这在国内属于首创,它来自无锡艾米特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艾米特”)。“我们研发的机器人不仅体积更小,成本更低,操作也更便捷。而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70%的动作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可以将之前三甲医院才能操作的手术逐渐下沉到县市级医院,有助于患者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治疗。”艾米特技术总监陈奎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已申请知识产权73项,是全球首款“基于实时多模态医学影像分析的肝癌手术机器人”,能够实现(有条件)自主定位导航功能,帮助医生精确定位患者病灶区域,达成精准治疗。同时,在高精度机械臂的引导下,它还可以实现超声影像和CT影像的实时全自动影像融合,为医生呈现更丰富直观的影像信息,助力医生掌控患者病情及术后评估。

无独有偶,近日,健适医疗科技集团(下称“健适医疗”)在智利成功完成了其首批机器人辅助手术。据介绍,有了OMNIBOT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就像有了一位拥有“三头六臂”的外科助手——医生稳坐控制台,通过4K立体“鹰眼”观察,机械臂在医生的操作下化作灵巧的“钢铁手指”,在“人体迷宫”中完成毫米级的精密手术。“OMNIBOT有望改变多个专业的手术精度,包括泌尿科、胸外科和普通外科。使用这个由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及三维高清影像系统组成的OMNIBOT手术机器人,医生可获得开放式手术才有的操作精准度,病人则能收获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益处。”健适医疗董事长兼CEO王欣表示,AI的发展正在重构器械研发的新范式,从加速创新到重新定义产品,AI的影响已经渗透研发创新的各个环节。

AI医生赋能智慧化诊疗

在人工智能与医疗深度交融的时代浪潮下,一个个全新的“医疗工作者”——AI医生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这些“数字白衣天使”以庞大的医学知识图谱为“大脑”,凭借深度学习算法的强大算力,不仅打破了传统医疗的时空限制,更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颠覆性变革。

5月16日,由无锡紫荆智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紫荆AI医生”系统正式上线,通过“闭环式”医疗虚拟线上世界的构建,为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据了解,“紫荆AI医生”系统拥有42位AI医生,覆盖21个科室,能够诊断300多种疾病。据此前进行的内测数据,在一个线上界面里,患者最多可以选择三个AI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并对AI生成的诊断意见进行评价。在这个可以24小时问诊的系统里,AI医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诊完上万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此外,就在两个多月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团队研发的“AI心医生”——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 beta版正式发布。作为国内首个深耕心血管专科的医疗大模型,该系统整合多模态诊疗数据与顶尖医生经验,实现了从病史采集到辅助诊断的全流程智能化,标志着AI技术在垂直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我们能教会AI像顶尖专家一样思考。”葛均波表示,“AI心医生”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顶尖专家级诊疗经验的心血管病专科医生。目前,“AI医生”已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医生,能够大大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或不必要的治疗。“当年我们讨论的还是AI能否理解医学知识,如今它已经能够深度参与疾病诊断和临床决策。”葛均波介绍,“AI心医生”包含就诊系统与问询系统,可以精准解析患者主诉,结合病史和检查数据,自动生成结构化电子病历。同时它可以根据病史,结合多模态数据深度推理,生成智能辅助诊断。它还可以成为一个聊天工具,精准回答心血管专科问题。

多方合力开启AI医疗新纪元

作为生命科学的革命性力量,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动着新药研发、智能诊断、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江苏凭借其独特的创新基因和产业优势,加速布局AI+医疗新赛道,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江苏方案”。

日前,汇聚政策、资本及产业链优势资源,重点布局结构心脏病、神经介入及内镜治疗三大前沿赛道的“滨湖G3LAB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平台”正式成立。有关专家表示,AI医疗器械产品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研发创新和监管能力仍有待提升,如何制定创新医疗器械监管的新工具、新标准和新制度,解决产业链各环节的难点堵点,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是业内面临的共同挑战。“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周期普遍长达5~8年,平台提供的政策扶持和资本护航,将有效破解创新企业面临的各项挑战,尤其是资金链压力,为‘AI+医疗’等融合型技术提供更优发展土壤。”王欣表示,这种跨界协同模式尤其适用于AI医疗等硬科技领域。未来,AI医疗器械的发展需依托产学研医协同,推动临床需求与工程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合规高效的数据平台,加快技术转化与成果应用。

当前,AI在医疗行业的突破性应用已清晰可见,在心血管领域,AI影像系统能在极短时间内精准识别病变,辅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在外科手术中,AI导航系统与手术机器人深度协同,让手术的精度达到毫米级;在慢病管理中,AI驱动的动态血糖监测设备,已能结合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数据,生成个性化方案……在谈到AI未来将如何更进一步参与诊疗和手术时,葛均波表示,未来,随着计算算法的改进和算力的增强,人工智能有望实现对人体疾病的全面评估,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诊断和治疗,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过去,即使是很专业的医生,也可能因领域过细而漏诊其它病症,而AI的‘全局视野’能弥补这一短板。”在他看来,未来3~5年,AI将大幅降低误诊率,让诊疗更精准、更高效。“这不是取代医生,而是让医生如虎添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石创新,又“20cm”涨停!... 8月18日,影石创新(688775)开盘后股价大幅走高,收获“20cm”涨停。截至发稿,公司股价报2...
原创 地... 咱今天来唠唠地球磁场逆转这事儿啊,你知道不,地球磁场逆转的周期规律,和地核运动那可是有直接关联的。这...
宁夏煤业枣泉煤矿“智”变 8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幽深的井下,巨大的采煤机械臂如钢铁巨人般自动挥舞...
浙江优弗取得路面平整度检测仪专...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优弗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路面平...
权威认证!昕搜科技荣登2025... 品牌声誉管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同企业的生命线,至关重要且充满挑战。为助力企业精准筛选出值得信赖的声誉...
Perplexity欲345亿... 当地时间8月12日,AI初创企业Perplexity向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起收购要约,拟以3...
外媒:奥尔特曼称自己不适合担任...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18日消息,据timesofindia援引彭博社报道,OpenAI 首席执...
船员水上点单,外卖送到甲板 □ 本报记者 董翔 通讯员 鼓轩 航行在长江上,船员动动手指点击下单,无人机即刻化身“水上外卖员”自...
大模型技术赋能声音创作:逗哥配...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模型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内容创作的生态格局。作为国内领先的AI配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