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助力高效监管 科技赋能精准执法
创始人
2025-06-06 08:00:45
0

近年来,为应对传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巡查区域广难以全面覆盖,夜间偷排放难以有效监控,应急事件复杂、紧迫难以迅速响应,人工采样监测效率低等挑战,生态环境系统积极引入无人机技术,凭借无人机灵活、高效、安全的特性在生态环境领域实现了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

“某大气微站PM_2.5异常!”“某河流断面数据异常。”

伴随着螺旋桨嗡鸣声,无人机自动启航开始自主巡检。

近期,南京市浦口生态环境局依托浦口区低空经济产业先行优势,以“智能化、集成化、及时化、简单化”为核心理念,联合浦口高新区创新建成全市首个“生态环境低空监管平台”。该平台包括生态环境一张图、低空监控、任务规划、智能报告、问题分析等功能,形成监测、调度、巡检、识别、报告的全自动化流程。平台通过“无人机+AI识别”技术集群,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监管网络,可实现环境问题“秒级预警—分钟响应—全链闭环”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全面覆盖生态环境低空巡检,提升浦口区生态环境监管的数字化水平。

打造低空立体监管样板

“我们这个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生态环境专业要素、65个监测节点数据与全自动无人值守机场技术,通过智能决策中枢,对PM_2.5、COD等11类污染因子进行智能预警,一旦发现异常值即触发预警机制,同时执法人员也会收到提示信息。今年4月某工地扬尘事件中,从AI识别污染源到无人机取证回传仅耗时8分钟,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10倍,真实地彰显出监管自动化的高效运作。”浦口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水质监测方面,传统水质采样方法存在空间覆盖有限等局限,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遥测系统对水体进行“CT”扫描,相比传统“点式”采集水样分析数据的方式,“无人机+高光谱遥测”方式在水面上空以“画线”“画圈”的方式,可快速获取整条河流、整个湖泊的大面积水质浓度变化数据,尤其是在监测蓝藻空间分布、浓度变化情况等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精准度。

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采用无人机针对大气环境敏感区域、信访高发区域实施高频“天眼式”巡查。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空气质量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 PM_2.5、PM_10、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在发现数据异常时,无人机迅速启动智能巡航,实现了“实时测、天上巡、地上查”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管模式,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全天候、多维度的精准数据支撑。

在生态监测方面,浦口生态环境局应用无人机结合图斑、遥感等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排查疑似问题点位。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重点生态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报告生态破坏行为。

在固废巡检方面,针对拆迁后闲置地块及偏远区域监管难题,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与热成像仪,通过航线规划对场地实施“地毯式”扫描巡检。对飞行巡检发现的固体废物和垃圾进行识别,同步自动取证并回传坐标。建立固废无人机巡查机场网络后,日均覆盖面积提升至人工巡查的20倍,大幅压缩隐蔽性污染行为生存空间,推动固废监管向“空天地一体化、预警溯源闭环化”转型。

在非现场执法方面,建立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巡查机场,实现了对浦口区重点产业园区的全时段巡查全覆盖。搭载远程喊话、红外线热成像以及高清摄像设备的无人机,可对周边空气环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溯源排污单位;依托其红外热成像功能,可随时开展突击检查和夜间巡查,精准发现暗管排污、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利用无人机响应快、效率高的特点远程监控、调查取证,大幅减轻一线执法人员的工作量。

创新构建三维巡检体系

浦口区生态环境低空智能监管平台还创新构建“智能+周期+日常”三维巡检体系。

智能应急巡检:当监测数据异常时,智能判定相对高值下发巡检任务并自动调度无人机库自主巡检。结合AI识别技术精准采集污染数据,生成监测报告,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环境污染溯源与证据采集,大幅提升应对效率。

周期网格巡检:对辖区内重点流域、生态管控区、工业园区和工地等关键区域开展生态破坏、固体废物倾倒、工业园区巡查等工作, 构建大气、水环境、生态系统和固废管理的长效监测网络,为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日常自定巡检: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政策指导或工作安排,平台可自定义任务规划与飞行采证,满足环境执法、政策决策和应急处置的多元化需求。

未来扩展多元应用场景

浦口生态环境局下一步将充分利用无人机技术采集地形、生态环境数据等,为环境评估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扩展智能巡查环境监测数据标准和数据库共享、生物多样性保护、夜间噪声信访处理等应用场景,通过无人机与图像识别技术的结合,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及物种动态进行有效监测。借助多光谱成像技术和AI分析,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运用无人机技术监测碳排放情况,为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低空巡检场景的全覆盖,推动浦口区生态环境监管治理模式向智能化、协同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引擎”。

通讯员 杨蓓蓓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

南京市浦口生态环境局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苹果版7分钟!wepok软件透... 苹果版7分钟!wepok软件透明挂wpk代理合作(果然真的有挂)-今日头条1、上手简单,内置详细流程...
Meta计划下个月推出第一款面... Meta计划在下个月举行的年度Connect大会上宣布,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眼镜的发展,包括推出该公司首...
海尔申请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海尔智慧楼宇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
浩天智能申请气动升降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浩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气动升...
马斯克曾邀扎克伯格,助其974... 21日公布的法庭文件显示,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曾于2025年初邀请“元”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
原创 金... 在我们的全球范围之内,每天都上演着一些难以置信的事件,许多现象超出目前科学所能解释的范畴。例如,百慕...
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 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首次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
人工智能驱动的学习特征|《世界... 人工智能驱动的学习特征 在教育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我们正在跨越又一个关键门槛——这个门槛不仅由数字...
【热门】重点关注项目:ARK ... 金融行业现在正遭遇一场由ARK DEFAI 引发的变动,这场变动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效果,同时会对...
从方寸到万象:首届中国手机摄影...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8月21日,首届中国手机摄影大展荣誉盛典(以下简称摄影展)在深圳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