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雪峰从互联网“消失”,是迟早的事
创始人
2025-06-06 16:40:46
0

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总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反复拉扯。

谁不曾仰望星空,心怀诗与远方?

可现实的引力又如此强大,尤其当这份“月亮”的追寻,需要以整个家庭的“六便士”作为赌注时,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便足以压弯许多普通父母的腰。

01/

又是一年高考季,当孩子们十年寒窗苦读终于画上一个句号,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面对那张薄薄的志愿填报表,背后是多少个家庭彻夜难眠的焦虑与迷茫。

选一个“好”专业,究竟是选孩子眼中的星辰大海,还是选父母心中那条更稳妥、更能糊口的路?

信息不对称的壁垒下,那些看似光鲜的专业名称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坑”?

普通家庭的孩子,又有多少试错的资本去追逐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月亮”?

近年来,总有一些声音,试图用最直白甚至有些“刺耳”的方式,来回应这种集体的困惑。

他们提供的“建议”往往简单粗暴,却又因为切中了许多普通家庭最现实的痛点,而被一部分人奉为圭臬,视作打破信息壁垒的“利器”。

这些声音的出现,像一束强光,照亮了某些角落,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当“实用主义”被推向极致,当“就业至上”的考量压倒一切,我们不禁要问:

寒门,是否真的难出贵子?

或者说,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和安放那些出身普通却依然心怀“月亮”的年轻人的梦想?

02/

这种对“实用主义”的极致追求,并非空穴来风。

现实中,“信息差”宛如一道无形的墙,悄然分隔着不同的社会阶层。

我们常常感叹高考是相对公平的阶层跃升通道,但当哨声吹响,踏上起跑线时才发现,有些“隐形”的装备,早已被一部分人提前配置齐全。

还记得那位“我的区长父亲”的董小姐吗?

她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某些圈层内信息与资源的代际传递。

当你在家中偶然发现一只蟑螂时,往往意味着看不见的角落里早已滋生出一整个族群。

同样,当一个“董小姐”浮出水面,背后可能是一个由人脉、资源和信息编织而成的、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隐秘网络。

在这样的网络中,“学什么专业”、“去哪个单位”,早已不是单纯的个人选择,而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内部推荐会”。

烟草、石油、电力、金融……这些在张雪峰口中“满满都是遗传学和基因学”的行业,其高门槛和稳定性背后,究竟有多少是能力的比拼,又有多少是“圈内人”的默契与传承?

/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困于信息茧房的普通家庭。

广西某个偏远山村,村民们世世代代重复着“种玉米-为了活着-为了生孩子-孩子长大继续种玉米”的循环。

他们的父辈,或许一辈子没摸过电脑,没上过互联网,又如何能洞悉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背后,究竟是坦途还是陷阱?

当孩子金榜题名,手握着改变命运的船票,却因为父母的认知局限,在志愿填报的关键时刻,迷失了方向,与真正适合自己的“逆天改命”的机会失之交臂,这样的遗憾,又何尝不是一种“信息差”造成的悲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雪峰的出现,才显得如此“另类”而又“及时”。

他用近乎咆哮的方式,劝退那些一心想学新闻的理科高分考生,直言“把你打晕换专业”,据说直接导致了新闻、广告等专业招生人数的“断崖式”下跌。

这种看似“粗暴”的干预,无疑触动了某些高校和行业的“蛋糕”,也为他招致了“功利”、“短视”、“害人不浅”的骂名。

/

然而,我们是否也应该看到,这种“劝退”背后,是他对普通家庭孩子试错成本的清醒认知——“越是底层的家庭,孩子的试错机会就越少,所以选专业要格外慎重。”

他所做的,无非是试图扯下那块长期以来遮蔽在信息不对称之上的“遮羞布”,让更多普通人看清游戏规则的一部分真相。

阶层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场信息差的游戏。

我们所处的阶层,决定了我们能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反过来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并让我们在不自觉中,复制粘贴着上一代人的人生轨迹。

张雪峰的行为,无论其动机和方式是否完美,至少,他让那堵看似坚不可摧的“墙”出现了一丝裂痕,让一些光透了进来。

仅仅是这份尝试,这份让“墙”看上去不那么厚重的努力,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03/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张雪峰,或者说像张雪峰这样的人,他们会从互联网上“消失”吗?

坦白说,张雪峰从来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

他首先是一个商人,一个敏锐抓住了当前中国应试教育风口——考研热、高考模式、考公潮——的商人。

他将那些原本被少数人垄断的“信息差”,打包、加工,然后精准地投喂给那些在信息获取上相对弱势的社会群体。

这当然不是免费的午餐,他自己也早已赚得盆满钵满,获得了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商业回报。

这一点,无需避讳,也无可厚非。

但同时,张雪峰也绝非某些人口中的“恶人”。

可以想象,如果没了张雪峰,或者说没了这些敢于捅破窗户纸的声音,信息茧房只会更加闭塞,阶层流动的通道只会更加狭窄。

那些出身普通、家庭没有太多信息资源支撑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人在志愿填报时,因为一次错误的选择,而与自己本可以拥有的更好未来失之交臂,最终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说到底,张雪峰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

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赚钱吃饭的商人。

至于那些更宏大的命题,比如国家的教育方针、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在他看来,或许都太过虚无缥缈,那是“有钱人”、“社会精英”才需要操心的事情。

他所做的,就是告诉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普通家庭,如何先生存,再谈其他。

这种极致功利的指导,自然会被指责为“只看到六便士,看不到月亮”。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于那些试错机会极其有限的底层家庭而言,张雪峰提供的,或许已经是当下环境中的“最优解”。

毕竟,当生存都成问题时,仰望星空的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奢侈。

/04

他之所以会“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引来无数争议甚至打压,不也正说明了他触碰到了某些既得利益群体的痛处吗?

人家“老爷们”就靠着信息差、靠着规则的模糊地带舒舒服服地“谋利”呢,您一个“野路子”出身的商人,非要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让人家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说到底,规则若是有问题,生而不平等的状况若是客观存在,那么谁拥有尝试改变现状的能力和勇气,谁就值得一份尊重。

至于他会不会真的“消失”,我不知道。

但我相信,只要这种结构性的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只要普通人对未来的焦虑依然普遍,类似张雪峰的声音就不会彻底绝迹。

能做到在复杂的现实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一部分人提供了价值,这样的人,无论你是否喜欢他的风格,都值得我们为他点个赞,至少,他让我们看到了那堵墙并非坚不可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加速布局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 通讯员 深卫信)近日,一则由深圳医疗科技企业发布的临床...
原创 小...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颖宝 小米YU7“3分钟大定破20万...
小米YU7现车遭“黄牛”倒卖:... 自7月6日小米YU7开启交付以来,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闲鱼等二手平台出现多条现车、准现车(1—5...
国盛证券:把握液冷预期差 国内... 智通财经获悉,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7月3日,戴尔向CoreWeave交付首批Nvidia GB300...
如何选购安全放心的充电宝?市场... 移动电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充电宝在有效缓解电子设备“续航焦虑”的同时,安全问题最近也备受人们关注。如何...
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加入Me... 今日,据彭博社最新消息,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杰出工程师庞若鸣(Ruoming Pang)即将离职...
军校直播多地“廉”动,引网友围... 中新网7月8日电(顾莹 林尚峰 胥瑞 刁炜)盛夏七月,骄阳似火。一场盛大的网络直播授课,正如当下的气...
北京协和医院研发AI系统破解眼...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有信领衔跨机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基于超广角眼底影像(UWF)与深度学习技术...
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师范大学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
温州蓓蕾新材料取得卷筒纸全轮转...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温州蓓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