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三高”联动促进产学研对接
创始人
2025-06-09 14:40:21
0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活动现场,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浙江首批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场景应用需求清单发布。

高校科研人员长期在实验室开展研究,成果产业化需要触达企业的真实需求。企业渴望技术升级,需要了解高校的成果情况。如何完善“高校+学科+企业+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浙江给出了答案——以校企“信息互通”牵引“价值共创”。

针对纬编织物缝接工艺中多设备配合不佳导致的柔性响应差和效能低问题,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胡旭东团队研发了变轨式无缝纬编成型技术、全成型智能装备及网络化集群生产技术,实现了纬编织物的无缝成衣生产,显著提升装备效能。

这一成果是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之一。“相关技术已在宁波慈星、常熟国盛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装备及控制系统等产品近3年新增产值19.1亿元。”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汝欣介绍。

近年来,浙江高校以“双一流196工程”为总牵引,围绕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开展高校科技创新攻关行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基于此,浙江省教育厅首次组织编撰《高校科技创新攻关典型成果汇编》。该《汇编》不仅包含了供需对接活动当天现场发布的20项成果,还收集梳理了浙江省本科和高职院校的172项科技创新攻关成果,基本覆盖浙江省“415X”产业重点领域。每项成果均包含了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并附上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接方式。

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天然通道和最佳路径。此次梳理推广的高校科技创新攻关成果,将为浙江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智力支持。

今年以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建立了前沿技术预见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专家、企业家和投资家的作用,分析研判前沿技术趋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并面向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学两个重点领域,征集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应用场景需求,并形成62项对接需求清单。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份需求清单标志着技术预见机制进入实战阶段,旨在帮助企业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并达成实际合作。同时,他们还将进一步健全技术预见、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助力浙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记者 江 耘 通讯员 张若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直击信任鸿沟!隐语社区升级 欲...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8月14日,隐语开源社区宣布了一项重大升级:从聚焦隐私计算,转型为覆...
华星光电申请显示装置专利,降低...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
“点线面”三维协同,构建中国(...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陆宇岑 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迭代、算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中国(杭州)算力...
2025年毅力号火星车拍摄最清... 2025-08-17 08:40:46 作者:狼叫兽 2025年8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
Q2全球TOP20芯片公司榜单...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2025年第二季度是连续第六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8%。 根据 WSTS 的数据...
“AI谣言”为何易传播难防治? 当前,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AI也被用于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
北电数智WAIC首秀:以“星火... (来源:蚌埠新闻网) 转自:蚌埠新闻网 近日,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
“小分子”催生大产业 (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无辐射、高精度、多场景,小小同位素或许将为医疗、科研与工业提...
王飞跃:这场热闹的运动会,不只... 继上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月北京又向全球展示了世界机器人大...
我科学家破解可穿戴设备供电难题 当你为智能手表频繁充电而烦恼,期待柔性电子设备贴身服务却担忧能量续航时,一项来自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