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屏回归!曲面屏要凉了?
创始人
2025-06-10 01:00:20
0

据微博博主在 6 月 7 日时爆料,OPPO 新一代旗舰 Find X9 系列全系将回归直屏设计。

要知道,这些年许多高端机用的都是曲面屏,OPPO 自家前几代 Find X 手机同样也是曲面屏大户。

OPPO 这回大胆用回直屏,引发了直屏党和曲面屏党的热议。有人觉得曲面屏才是高端象征,直屏是开倒车;也有人拍手叫好,表示早该淘汰曲面屏这个“花瓶”了。

风靡手机圈多年的曲面屏,真的要被淘汰了吗?IT之家小编在本文想和大家聊一聊。

01.

那些年,曲面屏踩过的坑

不得不说,刚出来的曲面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手机屏幕两边像瀑布一样流下来,手感也不一样,拿在手里感觉像握着块玉。

可是新鲜劲一旦过去,问题就全都来了。

比起直屏, 曲面屏边缘更容易误触, 打游戏团战时技能误放,刷微博不小心点了赞,看小说轻轻一划页面跳走,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同样的, 曲面屏在观看图片和视频时, 屏幕边缘显示效果会变形,边缘区域可能出现偏绿、发灰等色偏现象。 为了所谓的“无边”视觉效果牺牲了实用性,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值得。

而对于手机保护来说, 给曲面屏贴膜的体验很糟心, 普通的钢化膜贴不牢,容易在屏幕四周留些丑陋的白边,或者保护不到屏幕左右两侧,保护效果大打折扣。

手机壳也不好选。 想保护好弯曲的屏幕边缘,壳子边框需要高一点,但这样就会影响从边缘滑动的手感;而壳子做薄点,又怕保护不到位。让人左右为难。

另外,曲面屏先天的结构, 注定了它比直屏更容易摔碎,屏幕维修成本高昂。

而且经过手机行业这些年的发展, 一开始曲面屏所能带来的高级感,如今已经逐步被折叠屏替代。 能够实现上下左右折叠的屏幕,的确更吸引别人的目光。

02.

直屏回归,不是妥协而是进步

回过头来看,OPPO Find X9 全系用回直屏,并不是什么“技术倒退”或“玩情怀”。而是厂商终于听到了广大用户的呼声,做了个合适的选择。

直屏天生适合打游戏和办公。

手指点到哪里就是哪里,无论是修图、玩游戏、剪辑视频还是处理文档?直屏指哪点哪的属性,保证了更高点击精度和完成效率。

直屏在贴膜、选壳方面省心省力。

普通钢化膜即可完美覆盖,各种保护壳选择丰富。同时,其结构也相对更坚固耐用,维修成本也更为亲民。

总的来说,直屏的回归,实际上是一场“实用主义”的胜利 。手机终究是服务于人的工具,而非高高在上的艺术品。 用户购买手机,看重的是“好用、省心、不闹心”。花里胡哨但实际添堵的曲面屏设计逐渐落寞,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 OPPO Find X9 系列迈出回归直屏的关键一步,IT之家了解到, 小米 16 系列 也将不再采用“标准版直屏、Pro 版曲面屏以及 Ultra 版曲面屏”的选择,而是全系拥抱直屏。

据微博博主爆料,一向在更换屏幕形态上不太积极的 vivo,下一代标准版 vivo X300 也将直接做成小直屏。

vivo 旗下主打游戏子品牌 iQOO 也不例外,官方已经确定以后都是直屏手机。

另外,像是 真我、荣耀 等品牌,后续也都有规划直屏手机的打算。

虽然已经有很多厂商投入直屏的怀抱,但要说曲面屏明天就彻底消失?那 倒 不至于。

微博博主表示, 曲面屏方案正在加速下放到中低端机型。 未来还会有一些机型,为了追求极致视觉上的“薄”或者特定设计感继续沿用曲面屏。

03.

屏幕形态升级,未完待续

从曲面屏的风靡到直屏的回归,手机屏幕形态的演变其实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导向。 这场看似“直屏 vs 曲面屏”的博弈,实则是行业对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平衡点的重新校准。

过去这些年,手机厂商都走了弯路,总是觉得屏幕越弯越高级,把精力都花在怎么把屏幕掰弯上,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使用体验。

这次直屏的强势回归,无疑给整个手机行业敲响了警钟 :不要沉迷于“弯即高端”的幻想,华而不实、牺牲用户体验的创新终不会被市场接受。

从用户角度来说,围绕手机屏幕,未来这些升级方向更实在:

首先是显示素质继续堆料。

更高的亮度,更准的色彩、更低的功耗、更长的寿命……先把基础的东西做好了,再考虑其他方面。

其次是提升护眼技术。

超高频PWM调光、圆偏振光技术、类纸屏技术以及硬件级低蓝光等等,厂商需要多下功夫,通过软硬件相结合提高护眼效果。

最后便是创新屏幕交互。

厂商也可以思考思考,除了常规的点按拖拽,如何利用旗下生态产品,开发出屏幕新的交互方式。

当厂商放下 “为弯而弯” 的执念,将目光投向显示素质的深耕、护眼技术的突破、交互场景的拓展,手机屏幕才能真正超越形态之争,成为驱动体验升级的核心动力。

毕竟,衡量一款屏幕是否 “高级” 的标准,从来不是弧度的大小,而是它能否让用户在每一次点亮屏幕时,都感受到“科技服务于生活”的态度。

手机屏幕形态的进化之路还很漫长,但只要始终以 “好用” 为原点,最终一定能抵达属于未来的答案 。

来源:IT之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部音乐超好听的权谋短剧,AI... 2025年8月6日刊| 总第4050期 短剧行业一直对AI情有独钟。 原因很简单,AI不仅可以降本增...
杭州海创自动化申请集成化ATR...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海创自动化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集成化...
苹果iOS 26新增提醒回电功... 8月6日,科技媒体GizChina今天发文表示,苹果iOS 26中的“电话”App新增了回电提醒功能...
周鸿祎:现阶段智能体竞争的唯一... 周鸿祎在ISC.AI 2025 "Agent不存在谁活下来活不下来,Agent都在进化,任何产品领先...
拉米酷取得笔记本电脑支架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前海拉米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广东品汇流体科技取得薄壁保温不...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品汇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薄壁...
快来报名!“大创慧谷”微剧组与... 你是否也曾梦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剧?是否想真正走进影视剧组、成为职业化制作的一员?现在,机会来了!近日...
全球最长风电叶片吊装纪录在烟台... 中新网烟台8月6日电(王娇妮 王延达)记者6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搭载3支超大尺寸海上风电叶片的“...
雷赛智能:公司对具身智能机器人... 证券日报网讯 雷赛智能8月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长期从事运动控制、伺服驱动、视觉软...
智行时代:南宁交通迈向智能高效... 人工智能是区域交通运输效率跃升、安全保障及模式创新的核心变革驱动力。 朝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