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办公室,显示器蓝光映照着开发者布满血丝的双眼,手、眼、脑一刻不得闲,相信这是不少人在大型项目攻坚期的真实写照。项目规模变大,代码动辄几十万行,模块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像一团乱麻,传统的开发方式常常显得力不从心。面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使用文心快码这一百度编程助手,将其作为日常开发帮手,减少重复工作,实现团队代码标准化,并及时审查代码错漏,真正实现大型项目开发的降本增效。
做大型项目编写基础代码往往很耗时。以开发一个金融支付系统为例,需要搭建用户认证、交易处理等多个模块。过去,光是写用户登录模块的权限验证、加密传输这些基础代码,可能就要花上很多天。现在用文心快码,开发者只需要描述清楚需求,比如“用OAuth2.0实现第三方登录,集成JWT鉴权和AES加密”,几分钟内就能生成符合安全规范的代码框架。生成的代码还带着清晰的注释,方便团队里的新人理解,整体开发时间能缩短不少。
不仅要生成代码快,还得看生成的代码质量如何。这里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AI生成的代码或者团队成员手动写出的代码,均要贴合团队代码规范。我曾经经历过一个电商项目,因为团队成员各自习惯不同,代码合并后冲突不断,前期顺利,但后面光调试就花了两周。文心快码具备代码审查功,这让它像个细心检查员,可以按照常见的编程规范检查语法,还能发现一些深层问题,比如可能导致程序卡死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团队在使用文心快码后发现,花在代码审查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代码出问题的几率也明显降低。其二是生成的代码要能拿来即用,缝缝补补或者压根就不贴合需求,产出的代码也只会是一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据调研显示,文心快码目前代码采纳率较高。在百度内部,文心快码的整体采纳率达到46%,新增代码生成占比达30%,即百度每天生成的代码中,有30%由文心快码生成。并且百度80%的工程师已经在深度使用文心快码。其高活采纳率更是达到64%+,此外,文心快码已应用到上万家企业,覆盖金融、汽车等诸多领域。
遇到技术难题时,文心快码的知识检索功能很实用。比如开发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时,工程师遇到MQTT协议和HTTP接口数据转换的问题,过去需要在各种文档和论坛里翻找几小时。现在用文心快码提问,它能快速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甚至结合项目现有的代码给出合适的建议。也就说是,用文心快码辅助大型项目开发,开发者不仅能解决问题,有时还能从推荐的方法中学到新技巧,这种边做边学的体验对开发者很有帮助。
大型项目开发不是靠堆人力就能解决的。文心快码的实际应用表明,它不仅能大幅提升开发效率,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