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宁王!固态电池”最强独角兽,蛇吞象重组预期拉满+汇金重仓
创始人
2025-06-10 16:21:29
0

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再突破!

硫化物电解质突破

宁德时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50Wh/kg(实验室突破500Wh/kg),合肥5GWh产线已投产,计划2026年扩至50GWh,2027年配套理想MEGA车型实现1080公里续航。

丰田:宣布固态电池量产提前至2026年第四季度,充电10分钟可补充1200公里续航,成本较早期实验版本下降2/3。

国轩高科:硫化物“金石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中试线产能0.2GWh,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同步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实现3mm钢针穿刺后“不起火、不爆炸”。

关键技术突破

界面优化:通过纳米涂层技术降低电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提升循环稳定性(如卫蓝新能源“原位固态化”技术)。

干法电极工艺:博路威、纳科诺尔等企业推出干法电极设备,解决双面成膜一致性难题,提升生产效率(如曼恩斯特400型干法制膜复合一体机)。

成本下降:硫化物电解质成本从2024年的7万元/公斤降至2025年的1-2万元/公斤,华为量子点技术进一步压至2000元/公斤,量产成本仅为传统固态电池的1/3。

产业化加速:半固态量产,全固态试产

半固态电池商业化

市场数据: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5.3GWh(全部为半固态),中国企业主导市场(如蔚来ET7、智己L6搭载半固态电池)。

量产进展:上汽MG4计划2025年底量产新一代半固态电池,赣锋锂业、天赐材料启动5GWh级产线。

全固态电池试产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电池实验线贯通,研发团队将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60%,空气稳定性显著增强。

宁德时代/比亚迪: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宁德时代硫化物产线良品率目前为65%,需进一步提升。

国际车企:现代汽车2025年3月公开全固态电池试验线,年底推出原型车;宝马集团启动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BMWi7道路实测。

相关概念股梳理:

上海洗霸

国内唯一实现LLZO吨级量产,良品率98%,独家供货比亚迪。

东方锆业

全球最大氧化锆供应商,市占率超50%,2025年产能达1万吨。

当升科技

超高镍正极适配硫化物/氧化物体系,循环寿命超2500次。

天赐材料

全球最大硫化物电解质前驱体供应商,市占率超60%。

恩捷股份

建设千吨级硫化物产线,预计2026年量产。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固态电池”最强独角兽,底部预期差极大!

1、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固态电解质的研发、复合集流体的制备等,还是宁德时代电池的核心供应商。

2、“蛇吞象”并购重组预期强烈,收购某锂电池100%的股份,目前重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3、国资委背景,中央汇金爆买1385万股,高盛、摩根齐加仓抄底,且都是十大股东之一。

4、当前历史大底,股价仅6元,市值60亿,近期持续出现堆量+倍量,均线已经形成多头排列,右侧量能显著放出来,主力抢筹明显,随时起飞!这里不便多说,之晓道 弓种澔.小胡论 临曲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及操作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篇顶刊+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海...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吴吉 近日,深圳大学在科研方面喜讯频传。3篇论文成果登上顶刊,其中化学与环...
无“One”不AI!SaaS巨... 来源:申斯基科技观察 2025年盛夏,一场由关键词“ONE”引领的产业变革,正席卷整个中国企业服务市...
中国电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序...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国电信(60172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序列...
华容200名教师开启AI“充电... 8月23日,华容县2025年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成长培训班正式开班。全县200名中小学教师齐聚一堂,...
微星OLED显示器经533天测... 2025-08-29 02:20:55 作者:狼叫兽 烧屏问题长期以来都是OLED显示器用户最关...
聚焦内河航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内河航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是助力做强国内大循环、支撑国内国...
言短意长|“花生上树”背后的时... 发布时已经标注为AI照片的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本文讨论的是那些被误作“真实照片”的AI照片。 正如我...
中资环绿色综合分拣中心在津试运... 昨日,中资环绿色综合分拣中心在津试运行,旨在打造国内首个自动化、信息化涉密涉敏载体销毁与拆解集成示范...
万物皆有理丨搜狐张朝阳走进TC... 来源:运营商财经网 [中国,武汉,2025年8月28日]今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
首架“马鞍山造”电动旅游观光飞... 图为“凌岳一号”。 记者 陶志尧 摄 8月28日,由安徽智鸥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鸥科技)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