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被贷款”等问题!“刷脸”要守好安全防线
创始人
2025-06-10 16:40:18
0

刷脸解锁、刷脸支付、刷脸进小区……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然而,当“刷脸”成为生活常态,一些“强制刷脸”“无感抓拍”等不当使用乱象以及人脸识别数据滥用等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应当引起重视和警惕。

——人脸识别数据被“强制”收集。日常生活中,部分场景强制要求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被“刷脸”或强制“刷脸”认证情况屡见不鲜。个别商家、机构违反个人信息必要原则,过度收集人脸识别数据,甚至通过强迫、捆绑方式收集人脸识别数据,明显超出正常使用需要,导致个人信息存在违法违规收集风险。

——人脸图像被不当存储和传输。人脸图像包含丰富的信息,尤其是高精度图像可能包含虹膜、唇纹等相关信息。因此,非必要存储、传输人脸图像有较高安全风险。特别是如将人脸识别数据与个人身份等敏感个人信息关联存储,还可以关联个人行为和交往规律,重构特定目标的“关系网”,进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

——人脸识别数据被非法使用。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部分个人信息处理者所持人脸信息呈指数式增长,因人脸信息等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被贷款”“被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例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人脸信息,冒充用户身份进行账户注册、实名认证、刷脸支付以及网络贷款,导致受骗者财产损失;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非法获取的人脸信息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用户被无辜卷入,给个人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带来损失。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人脸信息暗藏身份密码,非法使用触碰的是法律红线。人脸信息安全关系数据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法治规范。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以及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内的网络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作为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关键配套制度,明确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边界、使用规则,是对上位法中关于个人信息处理原则的具体细化落实,增强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有利于保障新技术合规应用,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强化技术防范。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定期对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安防检查,采用防火墙、入侵测试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保护人脸识别系统免受网络攻击。数据采集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仅采集实现特定目的所必需的人脸数据,避免过度采集,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采集到的人脸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且对不再需要的人脸数据及时清理和删除,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强化自我防范。个人应提高对人脸识别技术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谨记“非必要不提供”原则,除了必要人脸认证之外,在授权使用面部识别前应确保其用途、范围以及信息保护措施,核准正规网络平台和软件,减少个人人脸信息泄露风险。如发现个人人脸信息被非法使用,应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EBSCO数据库培训讲座通知 主 题 让EBSCO成为您的学术好帮手 ——轻松检索及使用外文数据库资源 主 讲 EBSCO资深培训...
电梯检测报价含哪些隐性费用?3... 当物业或业主收到一份电梯检测报价单时,看到的往往是一个清晰的总价。但这个总价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未来...
最高悬赏3600万元,苹果出手... 苹果(AAPL,股价:245.270美元;总市值3.64万亿美元)近期在官网“安全研究”板块发布新博...
机构:9月中国电视市场小米占有... 10月11日,洛图科技发布《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电视市场品...
今日,中国移动启动四大重磅发布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在11日上午的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
让人工智能支持我们的3种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重塑社会形态,传统的安全防护与道德伦理框架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要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始终...
“黑科技”闪耀新发地农博会 各地农产品齐聚新发地农博会。本报记者 孙颖摄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为期三天的2025数智农业与...
沃特股份公布“LCP薄膜制备设...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LCP薄膜制备设备及LCP薄膜制备方法”...
大小核设计和全大核设计 谁会是... 在2025年的PC市场AMD和Intel的处理器大战愈演愈烈,AMD坚持全大核路线,Intel深耕大...
原创 瑞... 日本软银集团刚刚宣布,将以54亿美元(约390亿人民币)全盘收购瑞士ABB旗下的机器人业务。 这笔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