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对话深圳理工大学学生:科研始于兴趣
创始人
2025-06-11 20:00:37
0

央广网深圳6月11日消息(记者 常迪 实习记者 张梓璇)“通过近距离接触,我深深感受到了诺奖得主的人格魅力——没有架子、和蔼可亲,同时对学术有近乎偏执的热爱。”6月10日,在与著名的德国生物物理学家、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内尔神经可塑性诺奖实验室主任厄温·内尔(Erwin Neher)面对面交流之后,深圳理工大学首届本科生熊晨曦这样说。

诺奖得主厄温·内尔走进深圳理工大学(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张梓璇摄)

当天,厄温·内尔与夫人到访深圳理工大学,在得知这所大学仅用6年时间便建成时,他发出赞叹,“这就是中国速度、深圳速度!”随后,他了解了学校的育人理念,“我从照片上看到已经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来到这里与学生交流,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学习经历。”

当天中午,厄温·内尔与夫人走进曙光书院,参与书院的“诺奖领航”特色活动,与首届本科生及联培研究生们畅聊科研历程,青年志气与人生发展等。

“我现在在学习膜片钳技术,知道您是该技术的发明者,非常敬仰。我很好奇膜片钳技术的发明过程,比如您是怎么开始这项研究的?是什么契机让您关注到人体中的电信号?”一位同学提问道。

实际上,厄温·内尔的科研历程也是始于兴趣与热爱:“我高中时主要对技术类的知识感兴趣,同时也对生物学感兴趣,当我学习到细胞电信号的知识后,就决定开始进行生物物理学的系统性学习。很多优秀的科学家都像我一样,锁定一个问题,不断思考直到解决。”

厄温·内尔告诉同学们,想要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培养好奇心和创造力,找到最吸引自己的问题,然后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学科。“当你为之奋斗并不断学习时,要努力去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因为那里正在解决你所关心的问题。”但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关键是要保持求知欲,并拥有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难的动力。”

据悉,这已经是深圳理工自去年以来第四次迎来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在面对面的距离下,学生勇敢发问,与顶级学者思维碰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智博会|报名通道开启!...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8月20日...
iPhone 17 Air核心... 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的iPhone 17 Air将采用一块6.6英寸OLED屏幕,支持120Hz...
马云现身蚂蚁森林 据“蚂蚁森林”微博,8月19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探访“蚂蚁森林”。 视频显示,马云在探访过程中,...
vivo胡柏山:MR是家庭机器... 2025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深入发展周期。当用户对“虚实融合”的期待日益迫切,MR混合现...
DeepSeek V3.1模型... DeepSeek模型近日迎来重大更新,其线上版本已正式升级至DeepSeek V3.1。此次升级最显...
英媒:过度依赖AI或导致“认知... 参考消息网8月20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31日刊登一篇题为《让AI帮你思考的风险》的社论,内...
AI赋能半导体未来!菊园科技园... 来源:高科技网 8月15日,由菊园科技园联合上海市总部企业发展促进会半导体分会、求是缘半导体联盟共...
大模型究竟是怎么思考的?这可能... 智东西 编译 程茜 编辑 心缘 智东西8月20日报道,8月16日,Anthropic最新一期官方油管...
参考文苑|青少年依赖AI陪伴是... 参考消息网8月20日报道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8月4日刊登题为《青少年涌向AI聊天机器人。这样健...
5G-A与AI为服务贸易装上“...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以下简称“服贸会ICT展”)将于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