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创始人
2025-06-13 06:40:42
0

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10日至12日,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来自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科技界嘉宾齐聚蓉城,为创新丝绸之路建设出谋划策,注入更多科技创新力量。

为深化低碳技术领域国际合作,6月12日举办的科技引领“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正式启动“一带一路”低碳技术创新合作联盟,这也是本届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8项重要成果之一,为全球气候治理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论坛还发布《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和《“一带一路”碳中和技术创新典型案例》,400多项可持续发展技术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气候预测报告警告,2025年至2029年间,全球气温预计保持在或接近创纪录水平。“这让我们认识到,立即采取果断行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已经滞后了。”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论坛上表示,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全球课题,我们亟须打破地域藩篱,推动技术共享,凝聚创新合力。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资源禀赋、技术优势、产业基础等方面各具特色和优势,近年来更是在能源转型、节能减排、碳捕获与储存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江松说。

“在‘一带一路’这条绵延万里的互联互通大道上,‘绿色’正成为最亮丽的底色。”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文清说。

共建“一带一路”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各国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开展全球减贫国际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题中之义。”四川省副省长胡云在科技减贫的目标与实践论坛上说。

“中国的辣椒为巴基斯坦开辟了出口新空间,中国的菌草在卢旺达的山地绽放了绿色奇迹,胚胎移植技术重塑了毛里塔尼亚的畜牧基因。”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林新表示,近年来从教育到医疗到农业,一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等领域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穷。

缅甸科技部部长苗登觉对科技减贫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表示肯定,他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智慧农业系统为缅甸农村注入了新活力,助力缅甸数十万农民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的减贫实践也为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来了可参考的路径和信心。“中国创造了短短几十年使8亿多人摆脱贫困的历史成就,除了远见的政策和战略的力量,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我们相信,塞尔维亚也可通过科技发展消除不平等,给广大贫困人口带来机会。”塞尔维亚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部国务秘书玛丽亚·格尼亚托维奇说。

“消除贫困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科技创新是这场接力赛中最关键的加速器。”林新表示,中国政府愿与各国携手加深科技减贫国际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迈向共同富裕贡献科技力量和中国智慧。

青年科学家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和未来希望。为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携手应对区域和全球共性挑战,“一带一路”青年科学家论坛汇聚了百余名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青年才俊,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交流合作平台。

“任何科技行业发展的背后都是人才作为支撑。”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建议通过人工智能教学补足青年人才培养的不足。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AI开放平台已在成都诞生并成长,并构建起“学—赛—研—产”闭环生态,正服务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而青年科学家正是这一进程中最活跃的先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副主席何宏平说。他介绍,中国科学院于2018年携手36家国际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国际组织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这一平台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2020年以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奖学金已支持100多个国家的约2400名研究生与中国顶尖院校、世界科学院、教科文组织合作,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本国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经济日报记者 孙庆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形机器人来了,酒店又有一批人... 来源:酒管财经 图源:豆包 当机器人不再是笨重的圆柱形“扫地铁盒”,而是能微笑、对话、甚至整理床单...
行进2025·“武”产新变③向... 【智造标杆——从技术积累到国际认证】山东双一游艇有限公司凭借着20年复合材料的技术经验,将中国智造推...
分众传媒联合支付宝 将在全国百...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温婷)十几年前,分众传媒推出了一种小Q卡,通...
原创 美... 美国终于低头了!想以每年7000万租赁中国卫星,以此加入“天宫” 在太空探索这个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
无人驾驶出租车在上海开跑:起步... 快科技8月6日消息,近日,小马智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上海浦东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
三六零周鸿祎:应对“超级黑客”... 8月6日,ISC.AI 2025大会在北京开幕。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就“ALL IN AGENT”...
百元开放式耳机哪款质量好?质量... 百元开放式耳机哪款质量好?如果你最近在考虑入手一款价格实惠、日常通勤运动都能用的蓝牙耳机,那开放式耳...
得知获奖时,这位“恐龙院士”还... 8月6日上午,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季强、徐星、周忠和三位科学家凭借“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
小学生想成AI科学家,周鸿祎:... 来源:睿见Economy 8月6日,在ISC.AI 商学苑红衣公开课上,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表示,...
刚刚!南大校友季强、周忠和获得...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科研工作者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