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放大学科研成果入选“一带一路”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创始人
2025-06-16 23:00:47
0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6月16日报道:近日,由科学技术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在开幕式上发布的“‘一带一路’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上海开放大学智慧农业研究团队研发的基于无人机与多模态感知的温室作物精准表型监测系统成功入选,也是本次公布的智慧农业场景中上海地区唯一入选项目。

无人机温室作业实景图

该监测系统集成无人机自主飞行、高精度定位、多模态传感及先进AI分析能力,通过无人机在温室内进行高通量、无损的数据采集,获取作物群体的图像、光谱、温度等信息,并结合定点植株汁液离子浓度的原位精准检测进行模型校正,利用深度学习、Transformer大模型等AI技术,对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与时空建模,精确解析作物长势、营养状态和水分胁迫程度,实现从“经验管理”到基于作物实时需求的“对话式”精准环境调控与水肥管理,显著提升温室作物产量与品质,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有效节水、节肥、节能,降低人力成本,现已在上海、江苏两地的合作基地投入使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设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套先进、可复制、具有成本效益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望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保障。

该项目由上海开放大学牵头研发,率先探索将集成定位、感知与AI的无人机系统,在复杂温室中常态化用于作物高通量表型研究。此举克服了大型固定式表型平台(如龙门架)高成本、低灵活性、覆盖局限及不适用高秆作物的局限。通过上海合作基地的实地验证,展示了“无人机+AI”如何赋能温室实现精细化管理。独创“一维激光绝对定位+三维差分UWB相对定位”融合导航方案,解决了无人机在复杂温室厘米级精准稳定、低成本自主飞行的核心难题。同时,首创结合无人机宏观遥感与基于新型固态离子电极的植株汁液微创、原位快速离子检测,采取“群体-个体”“宏观-微观”多尺度、多模态数据策略,为精准解析作物营养状态提供了独特可靠的数据基础。

上海开放大学还联合在无人机制造、传感器研发、AI算法、农业信息化等领域有实力的单位组建产业联盟,负责技术的工程化、产品化、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

本次入围“‘一带一路’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仅展现了上海开放大学的科研能力,也体现了学校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积极推动科技成果普惠共享的责任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部音乐超好听的权谋短剧,AI... 2025年8月6日刊| 总第4050期 短剧行业一直对AI情有独钟。 原因很简单,AI不仅可以降本增...
杭州海创自动化申请集成化ATR...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海创自动化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集成化...
苹果iOS 26新增提醒回电功... 8月6日,科技媒体GizChina今天发文表示,苹果iOS 26中的“电话”App新增了回电提醒功能...
周鸿祎:现阶段智能体竞争的唯一... 周鸿祎在ISC.AI 2025 "Agent不存在谁活下来活不下来,Agent都在进化,任何产品领先...
拉米酷取得笔记本电脑支架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前海拉米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广东品汇流体科技取得薄壁保温不...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品汇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薄壁...
快来报名!“大创慧谷”微剧组与... 你是否也曾梦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剧?是否想真正走进影视剧组、成为职业化制作的一员?现在,机会来了!近日...
全球最长风电叶片吊装纪录在烟台... 中新网烟台8月6日电(王娇妮 王延达)记者6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搭载3支超大尺寸海上风电叶片的“...
雷赛智能:公司对具身智能机器人... 证券日报网讯 雷赛智能8月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长期从事运动控制、伺服驱动、视觉软...
智行时代:南宁交通迈向智能高效... 人工智能是区域交通运输效率跃升、安全保障及模式创新的核心变革驱动力。 朝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