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头套”看《咏春》,是什么神秘高科技组织?清华大学回应
创始人
2025-06-19 14:40:26
0

“不懂就问

这是个什么神秘高科技组织?”

近日,一篇网友分享的笔记火了

照片里,8位头戴“神奇发帽”的人

坐在观众席中,引人瞩目

这是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第七次进京

在新清华学堂舞剧演出的现场

网友对这一奇怪场景发出疑问

“感觉像被蕨类植物寄生了一样”

“还以为集体染发”

“我以为是电子脏辫”

“看起来很高科技,对身体有影响吗”

……

6月18日,清华大学回应

这是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神经工程实验室

正在进行的一项以脑机接口技术

研究实景脑科学的实验

也是国内首个真实剧场神经美学实验

同学们头上戴的特别的“帽子”

就是便携式脑电图(EEG)设备

通过高精度脑电设备

能同步捕捉观众在欣赏舞剧时的神经活动

“为什么看现场表演比看视频更让人感动”

这项研究就能解释

为什么人在演出现场能够更沉浸于表演?哪些情节能更深刻地触动观众?近年来,关于人类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大脑的认知机制,逐渐成为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称作“神经美学”。

“搞了20多年研究,怎么突然就火了”,突如其来的高关注度,让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主任高小榕教授也有点始料未及。

据他介绍,神经工程实验室于2004年成立,依托多年脑机接口技术积累,从信号处理、硬件开发等维度,推进神经美学这一前沿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脑科学的手段,深入探究艺术欣赏过程中的神经活动规律,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提供科学支撑,同时实现对艺术创作的反馈实现评估-再创作的过程。

“我们开创性地将真实剧场打造为神经美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高小榕团队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发现,当观众沉浸于演出时,大脑活跃度显著提升,这种全脑联动与情感分布密切相关,同时解释了“为什么看现场表演比看视频更让人感动”。

团队博士生李泽轩表示,“剧场打造的沉浸式场域,灯光、舞美、音效的完美融合,构建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审美空间,这种生态效度极高的环境,让我们能够捕捉到观众最真实、最即时的神经审美反应,这是传统实验室设置难以比拟的”。

在实验剧目的选择上,团队选取过《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记忆深处》《人在花间住》等凝聚中华文化精髓的代表性作品。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是难得的武舞融合,将中国武术的精髓以少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性非常强的作品,十分符合团队希望在探索大众审美的同时,构建基于东方美学背景的神经科学范式的追求。

不是“科幻电影”

脑机接口技术日益成熟

咏春拳的刚劲、八卦掌的飘逸、太极拳的行云流水……现场观众表示看得热血沸腾。那么问题来了,看舞剧“上头”,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吗?

需要说明的是,这次网友们偶遇的“脑电帽”是一种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设备。

脑机接口(BCI)技术主要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类: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头皮表面使用电极、传感器等设备,获取大脑活动信息。

  • 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在大脑皮质植入电极,可实现更高精度、更复杂的神经控制功能。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脑机接口”,团队成员科普表示,他们使用的设备均通过安全认证,仅用于无创数据采集,对志愿者的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佩戴起来也比较舒适。

这次实验招募的8名佩戴便携式脑电图设备的志愿者,覆盖文、理、工科等30余个不同专业背景的参与者。演出开始前,工作人员会提前40~50分钟为每位志愿者调试脑电图设备佩戴状态,并调整设备至佩戴最舒适的位置。

为保证实验安全性与普适性,团队前期进行了多轮次、多人次的联合设备调试,最终实现了实验室研究级的多人脑电同步采集,“所有数据均匿名处理确保隐私安全”。

志愿者在观演前就坐。

起于艺术,不止于艺术。目前,团队正探索将神经美学原理拓展至情绪障碍康复、美育教育和老年认知干预等领域,借助脑机接口及相关解码算法,进一步提升脑电信号解码的准确性。

今年5月,由高小榕领衔的神经美学实验室在深圳揭牌,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焦虑症三大领域,致力于让前沿技术惠及最广泛人群。同时,科技助残脑机接口深圳科研基地也正在同步推进建设。

“神经美学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而是要让敦煌飞天舞蹈在帕金森病人的指尖重新流动,让贝多芬的旋律在阿尔茨海默患者的脑中再次激荡——这才是技术的终极价值。”

(综合来源:清华大学微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佛山照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佛山照明(00054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AI助力打破信息孤岛 全球首个... 在AI、物联网技术、云服务等技术的赋能下,过去智能家居领域不同品牌、不同协议之间的设备无法互联互通的...
Vidu上线“参考生”功能,可... 智东西AI前瞻(公众号:zhidxcomAI) 作者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AI前瞻7月9...
俄总理:俄无人机产量已三倍于计...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8日在2025年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期间表示,俄罗斯无人驾驶航空器、即无人机系统研...
百度申请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处理专...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大模...
华尔达取得窗帘悬停结构专利,可...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厦门华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窗...
我科学家研发出 高效微型真核基...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靳军 记者王禹涵)记者7月4日获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开发出新型微...
盾安环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盾安环境(00201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具身智能”是什么?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那么何为“具身智能”呢?从字面来看“具身智...
让AI看懂视频因果关系:女王大... 想象一下,你正在看一个制作柠檬水的视频,但视频的步骤被完全打乱了——先是倒柠檬水到杯子里,然后是切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