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罗炜:在“红海”中突围,要懂技术,更要懂年轻人
创始人
2025-06-21 05:00:24
0

6月18-20日,在2025 MWC上海现场,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到,一个清晰的行业信号正在被放大:随着5G-A规模化落地,产业竞争的焦点正从提供“连接”本身,系统性地转向提供“智能”。AI不再是可选项,而是重构网络结构、服务逻辑乃至整个价值链的核心驱动力。

在这场由AI定义的产业跃迁中,传统的设备商和终端厂商正面临双重挑战与机遇。在基础设施层,AI大模型引发的算力、能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考验着底层基座的供给效率与绿色化水平;在应用与终端层,市场竞争白热化,如何将AI能力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差异化体验和商业价值,成为所有玩家的破局关键。

多家通信行业头部企业都展示了其应对这一变革的系统性思考。6月19日,中兴通讯副总裁、终端事业部产品中心主任罗炜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终端业务的破局点在于精准的差异化定位和对新兴增长点的把握。

他向记者强调,拥抱年轻化、通过“科技+文化”的融合与Z世代建立情感共鸣,是当前中兴终端实现“破圈”和价值增长的关键一招。

从技术迭代到生态共生:AI浪潮重塑基础设施价值

“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AI大模型经历了从技术迭代到生态共生的‘光速’发展,” 6月18日,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在演讲中指出,“无论未来AI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节奏如何变化,高效基础设施、高效算法以及应用落地依然是主旋律。”

这一判断的背后,是AI发展对底层资源的巨大消耗。Scaling Law(扩展定律)从训练延伸至推理阶段,意味着对算力和能源的需求持续攀升。如何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提供可持续、可负担的基础设施,成为摆在全行业面前的课题。

中兴通讯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以系统性创新打造“网络、算力、能源”三位一体的智能基座,发力“算力筑基”。

在网络层面,推动架构向“AI原生”演进。 其核心是推动网络架构从传统专用设备向异构计算平台跃迁,让AI从辅助网络的Copilot(副驾驶)进化为自主决策的Agent(智能体),以此重塑网络运营与服务模式。

在算力层面,以开放解耦赋能产业。 中兴通讯提供覆盖智算服务器、通算服务器、高性能存储及智算一体机的全栈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建设需求。其打造的导航式训推平台,意图将技术积累和工程能力工具化,降低行业开发和管理大模型的门槛。其开源的Co-Sight智能体工厂,则旨在推动AI发展从“技术竞赛”转向“价值共创”。

在能源层面,以绿色低碳护航智能进化。 面对智算中心巨大的能耗压力,其通过模块化+预制化设计,将整体交付周期降低40%;创新的智能母线池化技术,支持机柜功率密度8~120kW的弹性适配;引入AI的自主学习能力,则可将运营能效(CLF)降低10%以上。

除了基础设施的“硬实力”,算法层面的“软实力”同样是竞争关键。崔丽指出,规模并非大模型增智的唯一路径,围绕数据、算法和技术融合的协同提效至关重要。中兴通讯的解法是,通过检索增强生成(RAG)、专家混合(MoE)、知识蒸馏(KD)、链式思考(CoT)。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对“智能体(Agent)”协同的探索。崔丽认为,从Anthropic的MCP协议到Google的A2A协议,行业正推动形成“HTTP协议级”的智能体协同标准,加速AI应用的标准化和去中心化。这预示着未来的AI系统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能够无缝通信、协同任务的“组织智能”,这将极大释放AI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左手AI“筑基”,右手拥抱“二次元”

如果说AI基础设施是这场变革的“引擎室”,那么形态各异的智能终端,则是AI能力触达用户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商业价值实现的关键闭环。不过,这“最后一公里”的竞争目前已是红海。

“高端市场格局固化,中端市场竞争激烈。”罗炜直言不讳。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中兴终端的破局点在于精准的差异化定位和对新兴增长点的把握。其应对策略是通过中兴、努比亚、红魔三大品牌协同,实施组合拳打法。

罗炜指出,高端技术向大众市场的普及普惠是扩大规模的关键。例如,努比亚Neo系列以更亲民的价格,将部分电竞手机体验带给更广泛的游戏爱好者。而在AI浪潮下,加速AI功能在入门级产品线的商用,背后是“AI for All”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同样体现在其品牌焕新策略上。本次MWC展台强烈的“二次元”和“电竞”风格,并非简单的营销噱头。罗炜解释,这是基于对核心用户——年轻消费者的深度洞察。通过与《鸣潮》、《异人之下》等热门IP联名,以及赞助苏超足球联赛,中兴正试图用“科技+文化”的融合范式,与年轻群体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连结,重塑品牌形象。

最终,所有战略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将集团在B端的“云、网、边、端”技术优势,有效转化为C端消费者可感知的体验优势?

罗炜认为,关键在于构建全场景闭环。“‘端-边-云’协同对用户而言,是让科技真正‘消失’于生活场景中,无需感知技术存在,却能享受无处不在的智能服务。”他以家庭场景为例,当用户拥有中兴的手机、AI自由屏和家庭网关时,设备间的无感联动、主动服务将成为常态。这种体验并非单点交互,而是“终端感知需求、边缘即时响应、云端深度学习”的协同结果。

而面对5G-A、AI等新技术带来的行业洗牌机遇,其挑战在于如何更高效地将深厚的ICT技术积累,转化为驱动终端业务持续增长的强劲动能。这场从连接到智能的产业重构,对所有身处其中的玩家而言,变革才刚刚开始。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市委党校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 原标题: 系统化培训给干部队伍披上AI“战衣” 深圳市委党校开展一系列全场景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培训近...
杭州加速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制高点...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上,杭州市数据集团、华为、阿里云、传...
Perplexity深陷抓取争...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科技领域再起波澜,Perplexity公司被指故意绕过反抓取措施获取网页...
台积电/英特尔都在抢的赛道!中... 随着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半导体行业正面临集成度与能效比的双重挑战。 在"内存墙"的瓶颈下,催生了2...
原创 宇... 最近看科幻小说,里头提到了流浪行星,我就琢磨,宇宙里真有这种到处流浪的行星吗?要是有,它们脱离恒星后...
低空城市治理平台 城市的低空区域,正成为一个亟待挖掘的 “治理富矿”。低空城市治理平台应运而生,它依托无人机等低空飞行...
中国移动7月29日正式开通我国... 来源:全国商报联合会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移动于 2025 年 7 月 29 日正式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
轩展科技|智能交通的天眼:FC... 一、技术优势 1、4K60帧,捕捉每一刻的精彩 索尼FCB-ER9500一体化摄像机模组搭载了1/1...
供热客服系统搭载DeepSee... 供热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体验与满意度。传统的供热客服系统在话务高峰压力下捉襟见肘,人工坐...
“具身智能”为钥 解锁“无限之... □ 本报记者 范昕怡 8月2日,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暨开发者大会举行,400余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