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带路 看新农人玩转“数字种菜”
创始人
2025-06-23 09:21:32
0

智慧农业数字种菜

六月农忙时节,各地瓜果飘香

随着智慧农业技术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新农人

正为传统“菜篮子”注入科技力量

在南川区大观镇

全国劳模姜国强

就通过“数字种菜”

走出了一条智慧农业的增收新路

01

数字农业赋予水果番茄高价值

工人在智慧工厂内管护番茄。记者 甘昊旻 摄

在大观镇中江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工厂在一众大棚中间十分显眼,走进工厂,各色的水果番茄如宝石般缀满藤蔓。

智慧工厂内生长的番茄。记者 甘昊旻 摄

番茄皮薄多汁,品质优良,而好品质靠的则是工厂里的“黑科技”:这里的作物扎根椰糠基质,保水性比土壤提升45%,LED补光灯还可以根据作物的光谱需求,定制“日光浴”,提升生长效率。“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都是自动化,它的精准度达到了98%以上。”姜国强表示。

与此同时,工厂里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也是实时采集,作为成长参考,都记录在作物的“健康档案”里。

工人在智慧工厂内操控智慧水肥一体化设施。记者 甘昊旻 摄

智慧工厂内的实时监测信息牌。记者 甘昊旻 摄

这座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正在以科技的手段赋能传统农业,展现出智慧农业的新图景。

工人在智慧工厂内采摘番茄。 记者 甘昊旻 摄

02

从温室大棚走上智慧农业之路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普及与发展,农业正在从“靠天吃饭”转向“靠数”吃饭,大观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工厂也应运而生。借着这个契机,有着十多年传统农业种植经验的姜国强积极尝试转型,在智慧工厂里也搞起了种植。

他的得意之作是丝瓜种植,现在在种植大棚里,丝瓜亩产量在2.2万斤左右,产值可以达到6万元。

在传统栽培模式下,丝瓜采摘间隔约20天,而智慧工厂通过精准调控水肥和温湿度,不仅使丝瓜产量更高,采摘间隔还能缩短至13天左右,采摘期更是能延长1个月。

如今,大观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已经成了打卡点,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参观考察。

大观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记者 甘昊旻 摄

当大数据化身“营养师”,云计算成为“新农具”,农业生产就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姜国强还带头成立了农业产业联盟,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销售,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增收。目前,农业产业联盟已带动就业100余人。

记者:唐湛、胡建

编辑:李灵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其实不用两融的限制,人工智能走到现在,技术上也应该要出现震荡,创新药当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只是创新药...
发现科学之美——《自然》封面故... 《自然》封面故事展系列活动 《自然》期刊作为全球公认的最顶级学术期刊之一,其封面向来因富有艺术美感而...
2025云手机使用场景盘点!为... 当实体手机的性能瓶颈与多场景需求形成矛盾,云手机凭借“云端算力+虚拟终端”的模式,正在重构移动计算的...
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中文教师的角色... □ 李 蕾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正逐步向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渗透,成为推动全...
科创向前一步,金融先行一步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实验室里的科研突破如何蜕变为产业蓝海的创新动能?在科技创新正在加...
AI驱动爆款视频复刻工具的技术...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爆款视频的复制和再创作成为内容创作者和营销人员的关键需求。AI视频复刻工具应运...
原创 时... 前几天,刷到华为 Pura80 Ultra官网直降1500元,部分第三方平台价格更是可以下降3000...
苹果、小米17系列首周销量对比... 【CNMO科技消息】10月10日,有数码博主发布了一张小米17系列与iPhone 17系列首周销量对...
Qwen要做机器人了:林俊旸官...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已经成为开源模型领头羊的 Qwen,终于要开始做机器人了。 昨天,阿里...
SunRISE任务详解:NAS... IT之家 10 月 10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 10 月 1 日发布博文,宣布计划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