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带路 看新农人玩转“数字种菜”
创始人
2025-06-23 09:21:32
0

智慧农业数字种菜

六月农忙时节,各地瓜果飘香

随着智慧农业技术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新农人

正为传统“菜篮子”注入科技力量

在南川区大观镇

全国劳模姜国强

就通过“数字种菜”

走出了一条智慧农业的增收新路

01

数字农业赋予水果番茄高价值

工人在智慧工厂内管护番茄。记者 甘昊旻 摄

在大观镇中江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工厂在一众大棚中间十分显眼,走进工厂,各色的水果番茄如宝石般缀满藤蔓。

智慧工厂内生长的番茄。记者 甘昊旻 摄

番茄皮薄多汁,品质优良,而好品质靠的则是工厂里的“黑科技”:这里的作物扎根椰糠基质,保水性比土壤提升45%,LED补光灯还可以根据作物的光谱需求,定制“日光浴”,提升生长效率。“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都是自动化,它的精准度达到了98%以上。”姜国强表示。

与此同时,工厂里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也是实时采集,作为成长参考,都记录在作物的“健康档案”里。

工人在智慧工厂内操控智慧水肥一体化设施。记者 甘昊旻 摄

智慧工厂内的实时监测信息牌。记者 甘昊旻 摄

这座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正在以科技的手段赋能传统农业,展现出智慧农业的新图景。

工人在智慧工厂内采摘番茄。 记者 甘昊旻 摄

02

从温室大棚走上智慧农业之路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普及与发展,农业正在从“靠天吃饭”转向“靠数”吃饭,大观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工厂也应运而生。借着这个契机,有着十多年传统农业种植经验的姜国强积极尝试转型,在智慧工厂里也搞起了种植。

他的得意之作是丝瓜种植,现在在种植大棚里,丝瓜亩产量在2.2万斤左右,产值可以达到6万元。

在传统栽培模式下,丝瓜采摘间隔约20天,而智慧工厂通过精准调控水肥和温湿度,不仅使丝瓜产量更高,采摘间隔还能缩短至13天左右,采摘期更是能延长1个月。

如今,大观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已经成了打卡点,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参观考察。

大观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记者 甘昊旻 摄

当大数据化身“营养师”,云计算成为“新农具”,农业生产就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姜国强还带头成立了农业产业联盟,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销售,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增收。目前,农业产业联盟已带动就业100余人。

记者:唐湛、胡建

编辑:李灵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赋能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丨... 7月27日上午,由同济大学和杨浦区联合主办,以“AI赋能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
浙江启航“AI产业加速器计划”... 中新网杭州7月30日电(奚金燕)7月30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平台企业举办“平台+产业”人工智...
WAIC 2025观察:AI融... | 本文作者张贺飞,系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 AI的价值在哪里? 刚刚结束的WAIC...
微软最新研究:这40个职业最受... 【CNMO科技消息】近日,微软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0万次与Copilot的对话,确定了40种最有可能和...
我国科学家发现“吃”硫化氢和甲... 新华社海口7月30日电(记者陈凯姿)在水深9533米的海底世界,存在着目前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
北理工暑假夏令营首次在珠海开营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鹤林)酷炫的机甲实战演示、趣味十足的机器人交互、神秘的航天科技展示……日前,火...
天津师大马院以航天实践课诠释“... 央广网天津7月31日消息(记者张强)“同学们,你们知道核心舱的‘核心’作用体现在哪里吗?建设空间站对...
加快无人机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01工信部:加快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近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
原创 周... 作者|把青 编辑|计然 7月11日,周杰伦入驻抖音24小时涨粉千万,发布的第一条视频点赞超过1500...
巡检机器人检测:开启智能运维新... 在现代工业运维领域,巡检机器人检测正以其卓越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领着设备运维管理向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