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网红来袭,从质疑到拥护,年轻人如何重新定义核能
创始人
2025-07-03 16:00:25
0

文︱陆弃

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主旋律的时代,核能,这种曾被妖魔化的能源形式,正借由一批社交媒体网红完成华丽“翻红”。不再是冷冰冰的高压反应堆、不再是福岛与切尔诺贝利式的阴影,在滤镜和剪辑下,核能成为了“科技正义”的代名词、“绿色未来”的代言人。但这场舆论攻势背后,是技术复兴的潮流,还是又一轮意识形态战场的变体?

法国、丹麦、南非、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在全球社交网络上,一批有组织、高频率、价值导向清晰的“核能内容创作者”正占据流量高地。他们之中,有的出身科技圈,有的原本只是打工人,有的甚至来自缺电村庄,却都在算法的推动下站上聚光灯,以一种“反潮流”的姿态为核能代言。这不是偶然,更不是无意识的自发现象。这是一场精心构建、策略清晰、效果明显的“舆论进攻”。

首先值得警惕的,是核能在国际地缘政治竞争中的回潮背景。在全球“去碳化”浪潮中,俄乌战争加速了欧洲能源独立化的需求。天然气被打上了“地缘依赖”的标签,可再生能源则在多国遭遇“波动性”与“稳定性”难题。核电在这种背景下被重新包装为“安全”“绿色”“自主可控”的能源选项,成为某些国家政策层面的“兜底牌”。于是,话语战场被提前布置到社交网络,年轻人、网红、流量账号成为“思想破冰者”。他们的工作不是解释技术,而是改变情绪。他们不需证明核能绝对安全,而是让“核能是未来”成为时尚政治正确。

“同位素”、“原子律师”、“反化石的非洲之声”,这些新一代核能网红已经形成了一种“跨国流派”。他们用Tiktok的舞蹈掩盖技术难题,用Instagram的滤镜美化辐射现实,用Youtube的剪辑淡化核废料的伦理争议。他们把复杂的核电站问题抽象为“现代性正义”议题,声称支持核能就是为全球南方争取能源平权,是对抗西方气候话语霸权的一种方式。他们将不同国家的能源议题本地化、情绪化、娱乐化,用点赞和弹幕撬动一个曾经只属于专家的领域。

这不是舆论多元化,这是舆论专业化和商业化的集中体现。对某些国家而言,让网红推核电,比部长发言更有效;让TikTok引爆争议,比议会辩论更具穿透力。在法国,“同位素”把核能与美容、旅行绑定,将辐射元素融入文化消费语境;在丹麦,索利德直接对抗1985年核禁令,甚至推动政府重启小型反应堆可行性研究;在南非,姆通贝尼用“正义”包装核电,把电力问题上升到种族与殖民结构批判高度。他们共同的策略,是将核电政治审美化、核能选择情感化。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社交平台被用作政策转向的前哨站,当技术议题通过情绪操控引发政治共鸣,公众还能辨别什么是审慎选择、什么是被操控的民意吗?

不可否认,核能的技术逻辑比某些极端环保论调更具现实性。在气候目标与能源安全双重约束下,核电确实可能成为一些国家可控的“过渡方案”。问题在于,它绝不是无风险、无代价、无争议的万能钥匙。而在目前的社交媒体逻辑下,这些关键事实几乎被彻底忽略甚至有意遮蔽。比如,关于核废料如何处理、如何保障运维安全、如何透明监管等系统性问题,几乎在网红话语中被“自动屏蔽”。反对者不是被辩论击败,而是被标签化、情绪化处理,变成“无知的反科技分子”“环保教条的左派”。

舆论生态从来不是无辜的,尤其当它直接关乎政策走向与产业投资。以丹麦为例,从全民核禁国到多数人支持核电,仅仅用了五年。这背后,是社交媒体对风险预期的持续“软化”,是平台算法对极端化情绪的推波助澜。而一旦政策转向,真正承担风险的,终究是纳税人、居民与下一代。

不妨换个角度看这场风潮:当一批年轻人用热血、正义与流量为核能“洗白”,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一场并不透明的能源利益重构?他们的“粉丝数”是否正在被用作政治民意的代理数据?那些动辄点赞数十万的视频,背后是否也有资本与产业集团的剪影?在这个技术与情绪高度融合的时代,新的洗脑不靠宣传片,而靠段子和滤镜。

当然,这不是指控网红不该表达意见,正相反,在信息壁垒不断下降的时代,多元意见本应成为决策的土壤。但问题在于,当前的核能舆论生态,已经不是“多元”,而是高度结构化、专业化的内容策划战。这场战斗的最终目的,不是阐明事实,而是征服话语权。

技术可以进步,安全可以改进,但公众讨论不应被格式化。不管你是支持核能还是怀疑核能,起码应该知道: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共识”,也可能只是一次成功的“舆论运营”。在这个连能源问题都被娱乐算法武器化的时代,每一次点赞背后,都可能藏着一场复杂的利益重编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部音乐超好听的权谋短剧,AI... 2025年8月6日刊| 总第4050期 短剧行业一直对AI情有独钟。 原因很简单,AI不仅可以降本增...
杭州海创自动化申请集成化ATR...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海创自动化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集成化...
苹果iOS 26新增提醒回电功... 8月6日,科技媒体GizChina今天发文表示,苹果iOS 26中的“电话”App新增了回电提醒功能...
周鸿祎:现阶段智能体竞争的唯一... 周鸿祎在ISC.AI 2025 "Agent不存在谁活下来活不下来,Agent都在进化,任何产品领先...
拉米酷取得笔记本电脑支架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前海拉米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广东品汇流体科技取得薄壁保温不...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品汇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薄壁...
快来报名!“大创慧谷”微剧组与... 你是否也曾梦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剧?是否想真正走进影视剧组、成为职业化制作的一员?现在,机会来了!近日...
全球最长风电叶片吊装纪录在烟台... 中新网烟台8月6日电(王娇妮 王延达)记者6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搭载3支超大尺寸海上风电叶片的“...
雷赛智能:公司对具身智能机器人... 证券日报网讯 雷赛智能8月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长期从事运动控制、伺服驱动、视觉软...
智行时代:南宁交通迈向智能高效... 人工智能是区域交通运输效率跃升、安全保障及模式创新的核心变革驱动力。 朝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