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建议你,在AI时代多做点无用功?
创始人
2025-07-04 19:20:31
0

文|有界unknown

工具并不等于能力。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无数次出现一种错觉,好像只要买下某样东西,就能拥有这样东西背后某种能力,生活,或者状态。

比如之前经常会看到网上有人使用ipad进行手绘,潇洒灵动的线条,妙笔生花,他们可以在高铁,在机场,在春天的草地上随时随地来上一幅速写。

这样记录生活的方式多有趣啊,我也想尝试这样的方式,于是入手了iPad、Apple Pencil、Procreate,然后全网搜寻好看的笔刷和教程。但显然,我并不能依靠着这些画出什么好看的东西,于是它们很快被遗忘在房间的某个角落,只有每次吃泡面的时候会被找出来。

又比如最近很活的大疆pocket,大家镜头下的生活总是那么肆意、张扬、充满自由。我想,我的生活也需要这样激情,于是又果断下单。

但收到货之后我才发现,这些精美的视频背后,真正关键的并不是设备,而是时间和自由,而我恰恰又没有这样的自由,pocket自然也就吃了灰。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我发现我们越来越容易将对自己,对生活的某种期待,异化成一种消费行为。仿佛只要购买了某种东西,就能找到那么梦寐以求的自己。

但这件事显然不太正确。就好像网友在pocket视频评论中说道的那样: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因为大疆而精彩,而是大疆正好记录了这种精彩。

这是一个因和果的关系,但很可惜,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这种关系,甚至常常将他倒置。但归根结底,工具并不等于能力。

AI也是一样,拥有技术往往并不等于创造结果。

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也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在AI写出一篇文章只需要几分钟的时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在宽泛的概念下,AI已经无所不能了。回答问题,撰写方案,生成图片、音乐和视频。在如今的科技叙事下,一个人如果用上AI,那他几乎可以变得无所不能。

“超级个体”,是随着AI发展而出现的新词。2023年初开始,这个概念就在各种场景中被频繁提起。在超级个体的语境下,即使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人,只要有AI的加持下,就也可以写小说,画漫画、做配乐,乃至最终制作出一部电影。

如果你还有所迟疑,没关系,现在有非常多的自媒体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只需要998,就能包教包会。

从这个角度来看,AI给了我们无数的机会,甚至在市场化的推动下,还有许多人愿意为你的发财致富提供帮助。

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我拿到一个AI工具的时仍然会感到迷茫。就像你拿起笔要写字,却不知道写些什么;打开iPad要画画,却不知道要画些什么;拿到pocket想要拍摄,却不知道要拍些什么......

我们知道AI能够生成图片、视频、文字、音乐....知道AI拥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但我们却不知道应该创造点什么。就像是面对一个无所不知的智者,却问不出一个有用的问题。

这是一种很深的无力感。

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将这种茫然无措的感觉,归结为自己想象力的缺乏。

想象力是一切创造的源泉,任凭你拥有强大的工具,如果无法想象你要创造的世界,也难有作为。就像现在许多AI产品仍然在传统的产品上修修补补,而难以构建一个完全AI native的产品一样。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想象力还在不断衰退。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rance Test of Creative Thinking,TTCT)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创造力测评工具之一,它证明青少年拥有比老年人更丰富的想象力。

历史上无数艺术家、科学家也在证明着这件事情,他们完成自己人生的关键作品时普遍处在青年时期。比如莫扎特在17岁完成《G小调交响曲》,拜伦在24岁出版《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牛顿24岁就提出了万有引力......事实上,真正大器晚成的例子并不算多。

我自己也能够明显感觉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越来越少拥有年少时那些层出不穷,稀奇古怪的想法。我对于一件事情的认知,正在越来越依赖过往的经验,变得常规且普通。

我仍然记得,小时候走在放学路上,可以因为天边的一片云而在脑子里延伸出无数的念头,然后编撰出一个剧情丰富的故事;中学多愁善感的时候,也能写出不少如今看来颇具灵气的词句.....但这些,如今都已经埋在了年复一年的工作里。

前段时间朋友给我分享了一条抖音,内容是一个年轻姑娘记录自己在报社实习的日子,细腻又温柔的文字平静地讲述着青春的不安和躁动,吸引了近十万的点赞和几千条评论。

读完内容后我被其中一条评论吸引,他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再也写不出细腻的文字了,这时候才算真正进入社会。那是一种不论四季,漫扑过来的,令人头昏脑涨的燥热,别无他法,深埋其中。”

我深以为然,我们生而不同,拥有无限的想象和可能,但却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中消磨掉所有的灵气,最终变得平庸。

但AI时代,恰恰最不需要平庸,AI会替代掉绝大多数的普通工作,而想象力却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物质匮乏的时候,我们需要生产力。但当生产力足够丰富的时候,如何使用这些生产力就会成为问题。所以AI时代,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时代!

直到今天,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非常多因为AI而成功的例子。

比如有人用AI生成小猫做家务的土味短剧,号称月入50万;有人用AI生成原始人程序员的日常,每条视频都能收获数千个点赞;还有人用AI生成诡异“幻觉”视频,狂揽数十万粉丝.....

在这些案例背后,灵感、创意、想象力,这些曾经难以衡量的东西,正在肉眼可见的变得重要。

也许,比掌握AI工具更重要的,是重新学会如何看世界。

但可惜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已经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消磨殆尽,人们逐渐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也失去了我们与生俱来的灵性。

所以当我们面对AI时,就像过去我们拿到ipad、拿到相机、拿到pocket,工具升级了,但我们仍然无法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AI时代,人和人的想象力仍然是创造的关键,如果你本身没有改变,AI也不能改变你。幸运的是,想象力的退化并不是不可逆的,相反,它是一种可以训练的能力。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想象涉及大脑多个区域,比如与自由联想、情景建构、未来思考有关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或者与有意识的注意力管理有关的执行控制网络。这些区域在成人大脑中依然存在,并不会随着年龄自然退化,关键在于是否使用。

之前网络上有一个热梗说“天赋太久不用是会被收走的”,大抵是这个意思。

比如,我们时常惊讶于艺术家的独特气质,可以轻易的从穿着打扮、精神状态来判别。亦或者,那些自由职业者,那些没有工作,却在追求理想和热爱的人,那些短暂的不在工位的牛马,他们的气质和精神状态也都完全不同。

而之所以他们拥有独特的气质,在于他们始终在真正的体验生活,在不断释放自己的想象力。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生活里,我们对于任何事情都太执着于我们能够获得什么,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专注于眼前的脚步而忘记了仰望星空。

所以,走出去吧。去读几本没用的书,听几场没规划的风;去感受夏天的月亮,去和不认识的人聊一聊天;去做一些不为了成果、不讲回报的事。

我们终其一生,其实不是在寻找意义,而是在重拾那种对世界好奇的眼神。

想象力不是童年的特权,也不是天才的礼物。它是一种活法,一种选择。当你愿意慢下来、看一看、想一想,你会发现,那些以为早已消失的灵感,其实只是暂时沉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头号追击》电竞新宠 华硕B8... 近日,一款融合了MOBA、英雄射击和吃鸡三大元素的游戏《头号追击》崭露头角,一跃成为电竞爱好者的新宠...
欧洲航天局:一个似小行星的外星... 一个看似小行星的不明物体近来引起多国天文学家注意。欧洲航天局7月2日说,这个不明物体可能来自外星系,...
惠州锂威取得铝塑膜厚度检测夹具...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铝塑膜...
网络投票制作有难度?步骤逐一解... 网络投票制作有难度?其实不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工具,网络投票制作已并非难...
计划引入机器人超500台 四川... 记者 伍雪梅 北京摄影报道 7月4日下午,四川省宜宾市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会系列活动之宜宾市人工智...
雷军直播力推小鹏G7引热议,商...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雷军在直播中推荐小鹏G7的行为,是商业策略与个人情谊的综合体现,...
东莞立讯取得导电片以及连接组件...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导电片以及连...
苹果计划2025年秋季推出超1... 7月4日,据报道,苹果将在2025年秋季推出超过15款新产品,涵盖智能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
机构: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7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以下简称:《举措...
百度AI改造搜索,“一个百度”... 文 | 唐辰同学 百度改造搜索,不只是把搜索框“变大”。 7月2日,百度AI Day开放日上,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