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搭载英诺赛科芯片:GaN 的新拐点?
创始人
2025-07-15 17:00:22
0

GaN芯片突破机器人关节极限,智元应用催生万亿市场生态。

当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完成后空翻的瞬间,全球科技界意识到,人形机器人的肢体灵活性已不再是科幻想象。但鲜为人知的是,支撑这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核心,逃不开功率器件的性能跃迁。

据悉,头部具身智能厂商上海智元机器人已经开始搭载英诺赛科的氮化镓(GaN)芯片,标志着GaN器件正式突破消费电子领域,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 “功率神经”。

这场跨界融合不仅改写了机器人核心元器件的技术路径,更是在催生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新市场生态。

01 GaN:人形机器人的 “功率核心”

如果拆开一个人形机器人的髋关节模块,你会发现,这个直径十几厘米的关节腔内,密密麻麻排列着20余颗指甲盖大小的黑色芯片——这些正是GaN器件。而传统硅基MOSFET根本塞不进这么小的空间,与MOSFET相比,GaN整个功率器件的芯片面积减小了50%以上。

这种空间焦虑折射出人形机器人对功率器件的极致需求。

当前主流人形机器人搭载30个至40个关节电机,按照关节尺寸分级配置 GaN 器件:手指等小关节需3至6颗,肘关节等中等关节需约12颗,而最大的关节则需要24颗。据此计算,单台机器人的GaN基础用量约300颗。

而随着五指灵巧手、腰部扭转关节等新自由度的加入,机器人单机GaN用量将突破1000颗。

需求爆发的三大引擎正在加速这一进程:一是电机数量增长,从现有40个关节向60个自由度演进;二是功能模块扩展,GPU 电源管理、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新应用场景涌现;三是功率密度提升,关节电机功率从当前80W向200W升级。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GaN实际上早已在LED照明和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凭借其卓越的击穿电场、热导率、电子饱和率和高频双向导通等特性,氮化镓在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受到行业关注。

如今GaN之所以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被大规模应用,源于GaN的性能优势,颠覆了传统功率器件的性能边界。这片看似普通的晶圆,蕴藏着让机器人“舒展筋骨”的核心密码。

首先,当人形机器人做出类似抓取玻璃杯的精细动作时,手指关节电机需要在0.1秒内完成从静止到500rpm 转速的切换。这要求驱动器件支持更高的PWM(脉冲宽度调制)频率,而GaN FET的开关速度比硅基MOSFET更高。

其次,机器人续航焦虑的背后,是功率器件的能耗黑洞。传统硅基器件在开关过程中会产生巨大能量损耗,占电机总功耗的23%。而GaN器件通过独特的异质结结构,栅极电容(CG)和输出电容(Coss)都更小,开关损耗较硅基器件降低 85%。

此外,如前文所述,在机器人关节这个“寸土寸金”的战场,GaN还展现出惊人的空间压缩能力。英诺赛科的实际测试显示,采用GaN后关节驱动板体积缩减约50%,同时实现显著节能效果,推动机器人续航与运动灵活性双提升。

02 头部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上海智元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领先企业,率先将集成了英诺赛科GaN器件的关节电机驱动应用至机器人,通过GaN技术解决了传统硅基器件在功率密度与控制精度上的瓶颈。

据介绍,目前,智元人形机器人已在脖子、手肘等关键活动关节的3个电机中应用GaN器件,每个电机集成3颗GaN芯片,GaN器件已装配至数百台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龙头的选择,从根本上决定了产业的潜力发展方向。

而英诺赛科眼下开始批量供货,标志着GaN在机器人领域从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迈入商业化落地阶段,为后续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摩根士丹利则在报告中描绘了人形机器人惊人的增长轨迹:2030年全球销量900万台,2040年1.34亿台,2050年突破10亿台。

传导至供应链透率逐年提升。

上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年,氮化镓功率半导体的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8亿元,占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0.5%,伴随着技术的愈发成熟以及下游应用范围更加广泛,2023年被视为氮化镓行业录得指数级增长的开局之年。

预计到2028年,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501亿元,占据功率半导体市场10.1%的份额,渗透率逐年提升。

这直线上涨的增长曲线背后,是GaN等核心器件的成本下降曲线与机器人渗透率的正反馈循环。

摩根士丹利特别强调了中国在这场产业革命中的核心地位:预计2050年中国将占据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60%的份额,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生产基地。

当10亿台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家庭和服务业,人类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英诺赛科应用于智元机器人,正是这场变革的微观缩影。

站在2025年的技术隘口回望,英诺赛科与智元的“合体”恰似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GaN 是消费电子的“性能升级选项”,自此之后,它成为人形机器人的 "生存必需品"。

当数百台搭载GaN器件的机器人在全球各地完成交付,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更是“机器人 + GaN”新产业生态的胎动。

未来十年,随着GaN成本的持续下降和性能提升,人形机器人将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高端服务业走进普通家庭。这场由中国企业主导的技术革命,不仅将改写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更将重塑人类与机器的协作关系。

或许正如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言,“人类的终极进步,在于教会机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生命的价值。” 而GaN,正是这场进步中不可或缺的“功率密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通义千问推出系列中首个图像生成... 通义千问发布了首个开源图像生成基础模型Qwen-Image,Qwen-Image是一个200亿参数的...
10 款苹果会议记录 APP ... 其实呢,现在远程办公越来越普及,不管是团队内部会还是客户沟通会,都得记点东西。但手动记笔记不仅慢,还...
英思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英思特(30162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智元机器人、灵初智能等成立机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星源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东,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现场视频丨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 北京时间2025年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
2025数博会专业展将打造创新...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专业展将于8月27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启幕。本届专业展以“国际化...
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本周开幕,八... 中关村朝阳园供图 2025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将于8月7日拉开帷幕。届时将发布朝阳区推进“人工智能+...
邦达诚取得废气采样设备用支撑装... 金融界 2025 年 8 月 5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邦达诚环境监测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南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八一”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为弘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营造崇军、尚军、爱军的良好社会风尚,7 月 2...
深圳市委党校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 原标题: 系统化培训给干部队伍披上AI“战衣” 深圳市委党校开展一系列全场景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培训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