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参与研制的全球首台“壁虎机器人”亮相
创始人
2025-07-16 11:20:23
0

在华龙一号机组内,一个身形小巧的四足机器人,正紧紧“趴”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上,对检测探头进行高效精准定位。只见其将“触角”样的探头精准伸进管内,逐根采集传热管的健康信息。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到,这是该校与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全球首台四足传热管检测机器人。它采用独特的四足锚爪结构,具备变姿态快速爬行能力,实现了四足爬行与检测功能同步完成,能够有效提升传热管检测效率。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王刚介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是核电安全的主动脉,传热管疲劳、缺陷、腐蚀如果未被及时发现,便可能导致传热管破裂,造成安全事故。每根传热管外径十几毫米,管壁非常薄,数量近万根。以往,传热管检测机器人每走一步只能覆盖不到20个管孔,检测完所有传热管一般需要10多天,耗时长、成本高。

针对传统传热管检测机器人难以适配多种蒸汽发生器型号、检测时间长等问题,科研团队研发出该型四足传热管检测机器人。它采用了四足构型、高效运动规划、视觉定位等技术,为核电设备智能运维提供了新型解决方案。

“这款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王刚解释道,自动锁定的锚爪能够确保机器人在断电断气等意外情况下保持可靠的抓取状态。如壁虎一样的四足并联行走机构让机器人能够灵活“爬行”在各种规格的管板上。团队设计的双探头检测臂具有360°旋转能力和平面内冗余自由度,可确保机器人在一次定位中实现检测工作空间的最大化。

在华龙一号的检测过程中,四足传热管检测机器人携带涡流检测工具,通过单目视觉定位方法即可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爬行与检测同步进行,大幅缩减检测过程中的移动时间。

目前,该成果已在中广核集团核电机组实现工程应用,覆盖华龙一号等多种堆型。相比传统传热管检测机器人,四足传热管检测机器人的覆盖率大幅提升,实现了传热管检测的全覆盖,大幅降低了工期和维护成本。

龙头新闻·生活报 实习生:徐硕;通讯员:李颖超;记者:吕晓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誉照明取得具有稳定悬吊结构的...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山市首誉照明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具有稳...
三星Galaxy S26系列顶... 据博主@i冰宇宙 爆料,三星 Galaxy S26 Edge 目前看到的官方规格是 4400mAh,...
全智芯取得触摸控制电路及台灯专...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触摸控制...
养老机器人四大痛点尚需破解 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充满了未来感 北京联讯科技的全套设备打通线上线下服务 老年人正在体验搭载智慧养老...
OPPO申请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相...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人脸...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即将开幕... 交汇点讯 8月5日,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
库克分享苹果AI新品蓝图,称产... 近期,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一次内部全员大会上的发言,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库克在会上表达了他对...
亮相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 松花江畔,绿荫如盖,风景如画。 8月2日,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作为年会重要组成...
物联网水质监测新纪元:智能守护...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水污染问题仍旧困扰着全球各地。传统水质监测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数据反馈滞后,...
“鼠标手”正式列为职业病,上班... 我国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已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鼠标手”(即腕管综合征)被纳入全国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