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消息,据wind资讯,7月15日,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旗下云服务AWS部门正式推出AI编程工具Kiro,为已然白热化的AI编程工具市场竞争再添一把火。
图源:IC
在AI编程工具广泛应用,通过自动化代码生成等功能提升工程效率的当下,Kiro并未遵循主流工具“拿到提示就写代码”的逻辑,而是将AI智能体前置到需求澄清、系统设计和任务拆解阶段。其核心理念是“规范驱动开发”,旨在开发更优质、易于维护的应用程序。
Kiro官网FAQ页面指出,以往“氛围编程”虽能直接生成代码,但缺乏系统性需求分析和设计文档,导致代码难以维护和扩展,推向生产环境还需大量额外工作。而Kiro通过需求规格说明书,在编码前梳理需求、系统设计和待办任务。
AWS产品负责人NikhilSwaminathan与开发者体验副总裁Deepak Singh在博客中补充,Kiro可自动生成数据流示意图并列出任务清单,让团队清晰了解缺失内容。这种结构化方法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减少AI生成代码的随意性,避免技术债务。
此前,亚马逊已推出专注于代码补全和即时建议的Q Developer,但它停留在“代码片段生成”层面,缺乏对完整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支持。相比之下,Kiro更适合系统性项目的规划和执行。而且,Kiro作为独立品牌发布,开发者无需AWS账户即可使用(支持Google账户登录),亚马逊此举意在吸引更广泛的开发者群体,在AI驱动的开发工具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Kiro仅支持英文对话,后续将添加多语言;底层模型先用亚马逊投资的Anthropic模型,未来也会接入其他模型。
AI编程行业竞争态势激烈,全球三大公有云巨头均已入局,初创公司也层出不穷。“AI编程是AI落地最成熟的场景之一”,有AI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ResearchAndMarkets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生成式AI编程助手市场规模为2590万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9790万美元,当前微软、谷歌等企业已实现30%代码由AI生成。
微软和GitHub是该领域的先行者。2021年,GitHub与OpenAI联合开发基于GPT- 3模型Codex的AI编程助手GitHub Copilot,提供代码补全等功能。2023年3月,GitHub又基于GPT - 4模型打造Copilot X开发平台,Copilot Chat成为主要功能之一。今年5月,微软CEO纳德拉宣布GitHubCopilot迈入“智能体时代”,成为可独立执行开发任务的“智能编程伙伴”。
创业团队Cognition AI开发了全球首个AI程序员智能体Devin,具备自主学习新技术等多种能力,人类只需下指令和监督。该公司估值已飙升至近40亿美元,近期高盛正测试Devin,计划将其纳入1.2万名开发者团队,提升员工生产力至传统AI工具的3至4倍。
资本追捧,收购融资热潮不断。上周,谷歌以24亿美元收购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的核心团队,Windsurf首席执行官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带领部分核心员工加入DeepMind。此前,OpenAI曾开价30亿美元求购,但合作未成。
另一边,成立仅三年的Anysphere于今年6月完成9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公司估值飙升至99亿美元,跻身全球顶级AI独角兽阵营。今年初,OpenAI也曾提出收购要约,但被拒绝。
有观点认为,未来AI编程工具将成为巨头AI平台的核心组件。随着多模态AI和自主智能体的发展,编程将更加自然化和自动化,AI编程企业的价值还将继续攀升,科技巨头的收购与投资热潮或许才刚刚开始。
下一篇:天舟九号对接空间站,仅用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