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张文湘 见习记者 占健宇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的“原能村”,是开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瞿建国打造的标准化、智能化生物样本库智造基地,其核心技术依托于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原能生物”)。日前,《证券日报》记者前往“原能村”进行实地采访。
作为原能生物的“掌舵者”,董事长瞿建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能生物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先进细胞生物自动化低温存储装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旨在解决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的生物样本冻存痛点。“我们通过丰富的产品体系,提供覆盖不同温区、样本形式和规模的创新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程液氮冷链保护、‘无人值守’样本库、5G-IoT(5G物联网)远程管理等先进理念,推动行业设备标准提升到新高度。”
在原能生物研发中心产品展厅,各类自动化存储设备、细胞复苏仪等科技产品引人注目。两个月前,原能生物海外品牌 Orcella Instruments的Orcella duo™ 1100S全自动深低温存储系统(国内型号:BSE-PRO系列),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生物及环境样本库协会(ISBER)颁奖典礼上斩获“2025年度杰出新产品奖”。而在2025年3月份,原能生物已入选国家《高品质医疗器械出海遴选指南(2025)》。
原能生物总裁庄乾坤向记者介绍道,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一系列技术创新。“我们首创‘蜂巢式’存储结构,让每份样本处于独立‘蜂房’,物理隔绝,彻底消除交叉感染风险。针对深低温设备内部结霜结冻的问题,创新密封控制技术、舱室干燥与样本入库净化系统,打造出稳定无氧无霜的环境。还有真空负压单支挑管技术,实现样本快速、精准、温和抓取,全程保护细胞活性。”
不仅如此,原能生物推出模块化“C型结构”装备,通过“轻型轨道”智能串联设备,高效输送样本,并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起无人值守、全程可追溯的智能化生物样本库生态系统。截至2024年12月份,原能生物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600余项,获得500余个授权,产品不仅服务于国内众多机构,还进入了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
瞿建国表示,原能生物是其构建的“原能细胞生态圈”中的核心技术引擎。这一生态圈以打造全国“1+N”标准化、智能化、产业化细胞库网络为轴心,涵盖第三方细胞存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等多个领域。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三大园区,为生态圈提供了协同创新的平台。
在资本运作方面,原能生物继2022年完成4.1亿元A轮融资后,2025年正启动B轮融资,并筹备独立上市计划。瞿建国看好细胞存储市场的前景,他认为这是一个关乎每个人生命健康的万亿元级蓝海市场。
“未来细胞存储业务有望走进家家户户,从孩子出生时储存脐带开始,像存黄金一样存细胞。随着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价格将不再是问题,储存和回输细胞会成为一种时尚。”他坚信,当细胞科技普及,离“天下无穷人,地上无病人”的宏愿将更近一步。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