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焕活千年文脉
-邓州博物馆迎来数字技术新篇章
在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然成为守护文化遗产、唤醒历史记忆的关键力量。7 月 7 日,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科数耀文脉” 数字红旅实践团来到邓州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 “红色文化传承与非遗数字化保护” 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此次行动旨在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展现邓州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不朽的红色精神。
到达邓州博物馆后,实践团队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馆藏的革命历史文物和传统工艺珍品进行了系统的参观考察。无论是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献,还是民间工匠的精湛工艺作品,这些展品都承载着邓州地区的集体记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成员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进行详细的记录建档,为后续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筑牢基础。
之后,团队运用 3D 建模技术和高分辨率拍摄手段,对重点革命文物及传统工艺精品进行了精密的数据采集。借助专业仪器的精准捕捉功能,器物表面的纹理特征、颜色差异以及细微的破损痕迹都被全面记录下来。这些数字化资料将用于构建文物多维数据库,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云端展厅,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感受邓州人文遗产的独特价值。
除了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实践团还十分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成员们将红色元素融入数字化创作中,精心制作了《邓州红色记忆》系列短视频,并在抖音、B 站等热门网络平台发布。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再现等创新形式,生动地讲述了邓州在革命时期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激发了公众对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
此次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邓州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实践团与博物馆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方给予高度评价:“实践团凭借专业能力搭建起历史与现代的桥梁,为文化遗产保护增添了青春活力。” 当数字代码与历史文化相遇,青春便有了最深刻的意义 —— 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新时代青年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与传承。
(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胡家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