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2025年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大会上,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与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进一步推进该院叶志镇院士工作站在绵阳的建设。
叶志镇院士团队其实是绵阳的“老朋友”。2023年,在引入该院士团队入驻绵阳科技城后,绵阳积极推动相关企业、院所、创新平台与团队对接,团队与长虹集团、九洲集团、西南科技大学等达成合作,相关创新技术也在产品上得到应用。
牵手 提高LED照明的护眼水平
本次牵手的方向是提升LED半导体照明技术的护眼能力。“我们的眼睛更适应自然光,自然光照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而因为缺失青光和深红光这两个波段,使得LED半导体照明技术一直难以接近自然光效果。”四川九洲光电技术工程中心主任王仕豪说。
如果将拟合度达到1视作等同自然光的话,目前LED半导体照明技术的拟合度通常只有0.6—0.7。叶志镇院士团队在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技术上拥有雄厚基础,若采用该技术,拟合度可以达到0.8—0.9。“这个数据目前已经处在国际领先水平。”王仕豪说。
另外,该技术也具备降低成本的潜力。LED半导体照明技术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光源,一个是光学膜。应用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技术,主要是将钙钛矿添加到光学膜中,研发和工艺改造难度相对可控。随着双方正式签约,叶志镇院士团队将派遣科研人员到九洲集团参与产品研发,新产品有望在2026年量产。
什么是钙钛矿?“其实,钙钛矿不含钙也不含钛,而是泛指一类具有特定晶体结构的化合物,也是目前已知发光性能最好的一种半导体材料。这就是我们的钙钛矿颗粒。”团队研究员王飞介绍。在该团队位于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玻璃罐内装着的细小红色颗粒,旁边还有一张普通的塑料板,用手电筒照射板子,能映射出强烈的红光,这就是钙钛矿量子点扩散板。因为具有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发光色纯度高等独特优势,近年来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技术在新型显示领域不断得到应用。
合拍 创新氛围推动成果落地
近年来,该团队一直在探索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技术的市场化途径,寻找合作伙伴。“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好的创新氛围。”王飞说。
与绵阳建立合作后,该团队的技术在多家绵阳企业得到应用,采用该技术的“绵阳造”应用终端产品超百万台。
这次又是如何“牵手”九洲集团发力新领域的?
据介绍,依托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该团队已成功完成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期工作,储备了一批具备应用前景的技术成果。
在另一端,绵阳积极了解院所和企业需求,推动双方促成技术合作。“我们积极征集全市相关需求,推动契合的应用成果在绵阳落地转化,实现需求与院士团队的‘拥抱’。”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九洲集团在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则具备许多优势。近年来,九洲集团已与27家外部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累计共建联合实验室18个,成功引进多项关键技术,有效弥补产业技术短板,显著提升研发效能。
正是这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默契”,让该团队与九洲集团“一拍即合”。在王仕豪看来,该技术在健康照明领域有很大发展潜力。
据介绍,未来该团队有望将其制造基地落户绵阳,“包括转化、应用和制造等更多环节。”王飞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