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大规模卷式全柔性太阳翼研制成功
创始人
2025-07-30 04:00:24
0

7月24日,在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上,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透露,在太空大能源方面,银河航天已经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大规模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徐鸣表示,太阳翼是卫星的翅膀,是卫星的“能源担当”,是几乎所有卫星必不可少的关键单机。全柔性太阳翼可以减少太阳翼对卫星体积和重量的占用,还能提高能量密度,满足卫星大功率能源需求,可以适用于多星堆叠发射需求。

“未来在卫星发射的时候,这款全柔性太阳翼变成卷轴放在卫星两侧,卫星在轨运行时,太阳翼可以像长幅画卷一样受控展开。太阳翼在轨展开长度超过10米,宽度近2米。”徐鸣说,尽管这款全柔性太阳翼面积约20平方米,但是它卷起来直径仅和一个保温杯差不多大。

徐鸣提到,全柔性太阳翼在电池电路和机构展开等方面均面临全新的技术难题,全球都没有经验可借鉴,银河航天技术团队经过持续的创新探索已完成研制工作。

当前,太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根据欧洲空间政策研究所报告,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而太空对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的价值预计将达到约7.9万亿美元。过去10年,太空基础设施驶入快车道,目前全球在轨卫星数量已超过1.3万颗。

>>链接

可以折叠的柔性太阳翼有何优势?

当前,太空新基建如火如荼,卫星正处于类似从“超大老式台式机”向“笔记本电脑”的进化阶段,柔性太阳翼让卫星具备“超大能源”成为现实。

以往,一个火箭的整流罩内只能安放一颗或几颗多面体卫星,而将卫星制造成平板形状后,卫星可在火箭整流罩内层层堆叠起来同时发射,极大提高了火箭整流罩的有效利用空间,降低单颗卫星的发射成本,未来这也将成为低轨商业卫星发射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折叠的柔性太阳翼具有包络小、重量轻、模块化的优点,更易于收纳,同样质量下面积更大,可以吸收更多太阳能,提供更多的能量,与平板可堆叠卫星十分契合。

但柔性太阳翼技术难度大,除技术验证星外,通常应用于高价值航天器。从国际上来说,柔性太阳翼的典型应用是哈勃望远镜、国际空间站等复杂航天器,由于难度较大,常规卫星并未大规模进行配置。近年来,随着柔性太阳翼技术的日益成熟,国际上开始系列化地使用柔性太阳翼。 综合中新网、新京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司法”遍地开花!科大讯... 由法制日报社主办的2025政法智能化建设案例及论文征集宣传活动评选结果于近日揭晓。2025政法智能化...
上海振华重工打造,河南首台内河... 近日,在河南省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现场,由上海企业振华重工打造的一台高约32米的...
首设国际区域规划AI智能体实验... 前海用短短十几年就从一片滩涂变成了一座国际化现代化新城。 揭牌仪式上,综开院首创的国际经济特区“1...
混合机专业介绍和类型,混合机在... 一、混合机基础介绍 混合机是工业生产中的核心设备,通过机械力将多种物料实现均匀分散、渗透融合,广泛应...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将在... 摩根大通(JPMorgan)发布最新市场研究报告,揭示苹果公司正加速布局折叠屏手机领域。据分析师预测...
Meta豪掷十亿难撼AI新贵T... 近期,科技界传出了一则引人瞩目的消息,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积极为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
无锡新宏泰取得角度检测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3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新宏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澳大利亚首次发射火箭 刚起飞就... 快科技7月30日消息,据报道,当地时间7月29日下午6:35,由澳大利亚Gilmour Space公...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挤满了想买单的... “如果说去年的人工智能对普通人而言还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今年的人工智能已经掩盖不住想要闯入寻常...
AI“先手棋”,青岛这个区率先...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仿佛让人窥见了这个世界未来的一角。...